圖:臺灣《聯(lián)合報》
中新網(wǎng)8月29日電 據(jù)臺灣《聯(lián)合報》民意調查發(fā)現(xiàn),臺灣不同世代對于貧富差距日趨嚴重的感受一致,比率都達8成以上。此外,各世代中,以60到65歲世代最為失落,47%覺得社會對待他們不公平,比率高于其他世代。
《聯(lián)合報》“世代圖像調查”發(fā)現(xiàn),和十年前相比,有87%民眾認為臺灣貧富差距問題越來越嚴重,10%覺得和十年前差不多,僅1%認為問題已趨和緩。
分析顯示,各世代對貧富差距日趨嚴重的感受都在81%至90%間,是不同世代間的最大共識。
不過,不同世代對于解決貧富差距優(yōu)先性的看法不盡相同。
若要在促進經(jīng)濟發(fā)展和縮短貧富差距兩者間取舍,全體受訪者中,53%民眾認為促進經(jīng)濟發(fā)展較重要,43%覺得縮短貧富差距較優(yōu)先。交叉分析發(fā)現(xiàn),18至22歲年輕世代,66%認為縮短貧富差距重于促進經(jīng)濟發(fā)展,30歲以上世代則有5成以上希望先促進經(jīng)濟發(fā)展。
調查也發(fā)現(xiàn),從社會公平感受層面來看,有18%民眾認為社會對待他們是公平的,43%覺得差不多,38%覺得自己遭受不公平對待。
進一步分析顯示,各世代中,以60到65歲世代對社會最失望,47%認為自己沒有受到社會的公平對待,其他世代有此感受的比率則都低于40%。
評估個人努力和收獲結果的相符程度,58%民眾認為兩者相當,但也有40%覺得自己的努力沒有獲得合理回報。各世代中,以未入社會的18至22歲年輕世代最能感受努力就有回報,相對來說,30至49歲世代則有較高比率抱怨付出與收獲不成正比。
那么,不同世代對于成功要素的看法又是什么呢?在可復選的情形下,調查發(fā)現(xiàn),各世代都有90%以上認為追求成功的企圖心和廣闊的人脈是能夠在社會上立足的兩大關鍵,意見相當一致。
不過,相對來說,50歲以上世代較看重個人學歷的影響,40歲以下世代認為學歷有助于個人獲致成功的比率降至70%。此外,步入社會后,各世代都有超過60%認為原生家庭經(jīng)濟條件會影響一個人的成功,比率較未踏入社會的18至22歲年輕世代高出近20個百分點。
至于年輕人沒有錢的歸因,在可復選的情形下,調查發(fā)現(xiàn),各世代都有接近或超過6成以上認為年輕人亂花錢及不夠努力是主因,其次為年輕人不好好工作(38%)、沒有工作機會(31%)、運氣不好(30%)及社會對年輕人不公平(16%)等。
這次調查于7月4日至12日晚間進行,成功訪問了2465位臺灣地區(qū)18至65歲民眾,另有965人拒訪。在95%的信心水平下,抽樣誤差在正負2.0個百分點以內(nè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