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感動兩座城

↑9月1日清晨,周火生早早來到倉庫搬運圖書,準備去昆山市千燈鎮(zhèn)中心小學義賣。新華社發(fā)
在周火生的感召下,吳衛(wèi)林和愛人祁芳已經(jīng)第25次來到金寨。下車后,夫妻倆就忙前忙后地搬運捐給希望小學的圖書,和校長協(xié)商建立圖書室的事宜。
吳衛(wèi)林夫妻與周火生相識于2004年夏天。他們第一次跟著周老師來到金寨,親眼目睹了大山里貧困落后的教育面貌,也被周老師的助學故事深深感染。2010年,他們和一批愛心人士發(fā)起成立了“昆山市周火生希望工程志愿者協(xié)會”,吳衛(wèi)林擔任協(xié)會副會長。
十幾年來,吳衛(wèi)林舉家投身公益事業(yè),先后資助了十幾名學生,總計捐款達60余萬元。
從一個人到一座城。在昆山,人們用各種方式表達對這位老人的敬意??吹街芑鹕馁u書車來了,交警會走上前去敬個禮;每次義賣圖書,都有十幾名志愿者自發(fā)前來幫忙;很多臺商、華僑也主動加入志愿者協(xié)會,接棒周火生的“愛心事業(yè)”。
“他給孩子捐錢都是500、1000塊的,而他自己只穿一二十元一件的衣服,省吃儉用就是想能多幫助一個孩子。”志愿者歐小華說
多年來,周火生和志愿者們一共為金寨捐款1000多萬元,協(xié)建5所學校,為10所中小學改善了辦學條件,資助學生1000多名。
熊熊的“希望之火”不斷燎原。隨著志愿者隊伍不斷擴大,他們的足跡也越來越遠。“原本只是周老師一個人行動,現(xiàn)在變成了一個愛心的大家庭在行動,原先主要支持大別山區(qū),現(xiàn)在拓展到西部貧困地區(qū)。”李梅說。
九十九次大別山之行后,周火生有了新的目標,“100次我是肯定要來的,只要我還能動,我希望還有101次、102次……”(記者李勇華 劉美子 劉巍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