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城市發(fā)展的命脈。昨日上午,廈門市農業(yè)農村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周光明接聽12345政務熱線,介紹廈門市水網建設情況,暢談廈門如何破解水資源短缺難題、保障城市供水安全。
據(jù)介紹,廈門本地水資源總量僅12.35億立方米,人均占有量是全國平均水平的1/8、福建省的1/12。據(jù)測算,到2035年,廈門水資源缺口達4.13億立方米。
面對水資源短缺的制約,廈門如何保障供水安全?周光明介紹,廈門通過遵循“外引、內連、增蓄、開源”八字方針,構建“八源四橫四縱”大水網體系。
外引方面,從龍巖汀江引水至廈門,廈門外調水占比將從76%降至50%以下,形成“汀江+九龍江”雙水源格局;長泰枋洋水利樞紐工程于2020年下閘蓄水,年供水量1.59億立方米。
內連方面,高線、低線、中線三大連通工程相繼建成或推進,有效優(yōu)化全域水資源配置。
增蓄方面,通過溪頭水庫擴容及雨洪資源利用,顯著提升蓄水能力。
開源方面,布局海水淡化項目并推動再生水利用,九條溪流生態(tài)補水工程年補水量達1.54億噸。
目前,廈門正在建設九龍江北溪引水左干渠改造工程、汀溪—翔安原水工程二期、坂頭右干渠改造工程等18個工程。隨著這些工程的陸續(xù)建成,預計到2035年,廈門將全面建成“八源四橫四縱”大水網體系,實現(xiàn)“三保障、兩提升”目標,供水安全保障系數(shù)提升至1.3,應急備用水源覆蓋率實現(xiàn)100%。
?。êN鞒繄笥浾吡置罴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