鉆石專柜營業(yè)員監(jiān)守自盜,用假鉆戒換走10枚真鉆戒,大多變賣后被還信用卡或揮霍,僅有兩枚鉆戒追回。在該營業(yè)員因職務侵占罪獲刑后,面對巨額損失,珠寶公司負責人一籌莫展,“我們有什么辦法能夠挽回損失?”
西安一家珠寶公司在碑林區(qū)一廣場設有專柜,代理某品牌鉆石。2013年底的一天,珠寶公司負責人接到一個業(yè)內人士電話,“說有人在黑市賣鉆戒,有我們品牌的簽,估計是從我們專柜流出的”。公司趕緊查貨,竟查出10枚假鉆戒!2015年8月,嫌疑人王某被刑拘后逮捕,而28歲的王某正是專柜營業(yè)員。
經碑林區(qū)法院審理查明,2013年11月,王某在擔任營業(yè)員期間,先后多次用假鉆戒換取柜臺內的真戒,合計價值141791元。王某將大部分贓物抵押、變賣后,獲得贓款4萬余元。破案后,追回鉆戒兩枚,價值40500元。法院認為,王某已構成職務侵占罪。鑒于其歸案后能如實供述犯罪事實,認罪態(tài)度好,可從輕處罰。近日,法院一審判處王某有期徒刑10個月15天,此外,未追回的贓物依法繼續(xù)追繳。得知法院判決后,珠寶公司負責人說:“據(jù)我們了解,通過繼續(xù)追贓來挽回損失的可能性已經很小了?!?/p>
該負責人告訴華商報記者,因為此事,公司的代理權被取消。好在假鉆戒似乎并未流出,否則后果更不堪設想。截至案發(fā),王某來專柜上班一兩個月。
珠寶公司該通過何種途徑挽回損失呢?陜西省法學會訴訟法學研究會秘書長、西北政法大學民商法學院副教授張西安認為,如果案件還在檢察院階段,珠寶公司有權要求提起附帶民事訴訟,要求被告人賠償。對此,珠寶公司方面稱,因不懂法律,檢察機關公訴時,他們并沒有提起附帶民事訴訟。
張西安說,“如果刑事部分已經審結,珠寶公司可以另行提起民事訴訟索賠?!弊蛉?,珠寶公司負責人向華商報記者表示,他們已考慮提起民事訴訟。 華商報記者 寧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