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人到七十古來稀,在這個本應(yīng)頤養(yǎng)天年的年紀(jì),家住福州臺江汀洲館新村的鄒長江依伯卻安分不下來,一心要發(fā)明一臺幫助老人和殘疾人上下樓梯的機器。2013年6月,鄒依伯以家為廠,歷時近半年,終于做出了一臺爬樓機。不過,由于設(shè)備不足,這臺爬樓機制作得較為粗糙。昨日,鄒依伯撥打本報95060熱線,希望為自己找?guī)孜粍?chuàng)業(yè)伙伴,一同完善爬樓機,并把它推向市場。

鄒老伯在樓梯試驗爬樓機
宅半年造出爬樓機
70歲的鄒依伯不僅是省老科協(xié)的會員,更是畢業(yè)于西安交大的高材生。在大學(xué)時,鄒依伯的專業(yè)就是電機制造和自動化控制。盡管有豐富的專業(yè)知識,親朋好友卻沒有一個人相信鄒依伯能造出這爬樓機。鄒依伯的老伴黃阿姨說,她也很擔(dān)心鄒依伯,“畢竟年紀(jì)大了,怕他太累把身體搞垮了”。
鄒依伯說,制作爬樓機的想法源于2008年汶川大地震時。“我看電視,好多人都受傷了。其中不少人腿受傷后,爬樓梯肯定不方便。”于是,鄒依伯從2013年初開始,除了在家畫圖就是去省圖書館看專業(yè)書,終于在三個月后,把這爬樓機的圖紙畫出來了。
有了圖紙下一步就是制造,女兒出錢贊助了他。黃阿姨說,女兒當(dāng)時也不相信鄒依伯能造出爬樓機,只是希望鄒依伯能動手動腦,防止老年癡呆。
盡管制作期間也曾油管爆裂,噴得滿屋子機油,但2013年6月,鄒依伯還真在家里,靠著五金店買來的零件,敲敲打打造出了一架爬樓機。
上下樓還帶拐彎
昨日上午,在鄒依伯家中記者見到了這架爬樓機。鄒依伯按著控制板,爬樓機的兩條“腿”就一前一后地移動,從家里開到樓梯前。在鄒依伯的操作下,爬樓機的“腿”先是向上調(diào)整角度,隨后座椅就通過“腿”上的軌道,向上爬樓。“一層樓兩分鐘就能爬完。”看著自己的得意之作,鄒依伯特別自豪。
不僅能爬樓,鄒依伯發(fā)明的爬樓機還能在樓梯口拐彎,接著上另一層樓。“重心穩(wěn),不顛簸,還能拐彎,我認(rèn)為我發(fā)明的這爬樓機,是世界最先進的。”鄒依伯說,下一步他還想給這機器裝上輪子,使它既能爬樓梯,也能開平路。
依伯想找合伙人
盡管對這架爬樓機信心滿滿,但鄒依伯也知道還需要多方完善才能生產(chǎn)。于是乎,找?guī)讉€合伙人就成了當(dāng)務(wù)之急。
“軌道、液壓、自動控制,是爬樓機的三大組成部分,可目前都還不完善。”鄒依伯說,由于零件都是從五金店購買來的,七拼八湊,整個機器還不成熟,“比如我現(xiàn)在還得按控制板控制它,完善以后爬樓機是能自動上樓的”。
鄒依伯對爬樓機的完善,已經(jīng)有了初步設(shè)想。不過,要做出一架成熟的機器,靠鄒依伯一個人顯然很難。“希望能找到幾位有專業(yè)知識,對爬樓機感興趣的年輕人,一起合伙研究制造。”鄒依伯希望,能通過本報找到志同道合的合伙人,大家一起造出全球最好的爬樓機。如果您對鄒依伯的爬樓機有興趣,歡迎撥打95060告訴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