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61歲的鄧依姆來了興致,悄悄去爬鼓山,不料下山后,她在29路公交車上突然暈倒。幸好,司機、乘客接力搶救,公交車一路呼嘯,直接開到福州市第一醫(yī)院,醫(yī)生立即搶救,鄧依姆才逃過一劫。
乘客脫外套 幫她墊頭
昨日上午10時30分左右,29路車路過南公園,車上一名依姆突然癱倒,腦袋倚在鄰座的女乘客身上。公交車一顛簸,依姆就往下滑。女乘客試圖拽住她,但依姆滑到過道里。
另一女乘客告訴記者,當時依姆突然不舒服,請鄰座女子幫忙打電話通知家人,不料電話沒打完,她便暈倒了,一腿半跪著,一腿僵硬地架在座位上,頭低腳高。
幾名乘客跑過去,把她抬到隔壁座,讓她倚坐著,還有人脫下外套,幫她把頭墊高。這時,公交車距離市一醫(yī)院還有2站,4位乘客約定,先不下車,一起把依姆送到醫(yī)院。到五一路后,有乘客先跳下車,沖進急診科,招呼醫(yī)生推出擔架車、氧氣瓶。
車牌號為閩AY9270的司機楊星說,按線路,29路車只路過醫(yī)院靠近五一路的側(cè)門,不能???,當時,乘客撥了120,但路上堵得慌,救護車一來一回,很可能來不及。他決定拐個彎,把依姆送到醫(yī)院靠近達道路的正門,10多分鐘后,公交車趕到時,依姆的老伴、兒子來了,醫(yī)生也來了,但她睜開眼睛,看了半天,連兒子都不認識。
老年高血壓患者 運動過量易中風
急診醫(yī)生查了血壓,發(fā)現(xiàn)鄧依姆的收縮壓超過180mmHg,在緊急輸液、吸氧后,依姆才清醒。老伴章依伯說,近五六年,鄧依姆得了高血壓、糖尿病,曾在家暈倒兩次,家人不讓她再爬鼓山,但她昨日卻悄悄去了。
“血壓偏高的人,不要做劇烈運動。”市一醫(yī)院老年病科主任卓健說,適當運動能降血壓,但不能短時間內(nèi)做爆發(fā)力量的運動,比如短跑、拔河、跳高、跳遠等,爬山、拿重物、低頭彎腰、搬東西也要小心,尤其是年紀大的高血壓患者,一旦運動過量,很可能中風、腦出血,甚至有生命危險。他們只適合做一些舒緩、柔韌性的練習,如快步走、漫步、打太極拳等,最好控制在出汗但不疲累、第二天易恢復的運動量內(nèi)。此外,春天乍暖還寒,患者最好在太陽出來一兩小時后再運動。平時堅持服藥,如果血壓不穩(wěn),應每天至少測兩次血壓。
卓主任還指出,高血糖患者,如果吃了降糖藥,又劇烈運動,消耗過大,很可能低血糖,也會神志不清,外出時最好隨身帶含糖的飲料或零食,一旦有心慌、頭暈、出汗等癥狀,就及時吃下。
馬江醫(yī)院骨科主任王齊康提醒,爬山時,速度越快,膝關節(jié)負重越大,還可能磨損半月板等關節(jié)軟組織。尤其是60歲以上人群,如果爬山運動量太大,可能加重骨性關節(jié)炎、磨損軟骨,引起疼痛。除了爬山,爬樓、廣場舞、深蹲起立、跑步、跳躍等也可能加重膝關節(jié)負擔。 (記者 陳燕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