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衛(wèi)視《生活改造家》接到了一個十分急切的委托,55歲的上海阿姨董愛鳳向節(jié)目組哭訴,因為無法忍受目前的居住環(huán)境,兒媳婦要把1歲的寶寶帶回娘家。董愛鳳不能接受與孫女分開,希望通過改造把兩人都留在這個家里。到底是怎樣一個家,讓兒媳婦不堪忍受?鎖定本周四晚22:00東方衛(wèi)視,《生活改造家》令你大開眼界。
《生活改造家》是東方衛(wèi)視推出的全新體驗式家裝節(jié)目,為12名委托人家庭實現(xiàn)從“住房”到“心房”的全方位升級??珙I域的“專家改造團”將從家裝、情感、心理等多角度出發(fā),針對性設計、個性化改裝,同時秉持“改造+”理念,實現(xiàn)領先同類節(jié)目的增值改造體驗。節(jié)目通過填補委托人家庭的情感罅隙,轉變其生活態(tài)度及理念,旨在打造最“走心”的家裝改造。
面積小層高低,腳邊跑老鼠,怎么住?
委托人董愛鳳一家五口住在一棟上世紀二十年代的磚木結構小洋房里。在過去,這種洋房是大戶人家的居所,樓下住著主人,樓上住傭人。而現(xiàn)在,董愛鳳一家和另外4戶人家共15口人同在住一層,還沒有實地考察,就可以想象居住環(huán)境的擁擠,而現(xiàn)實往往比想象中更糟。
狹窄又陡峭的樓梯通往三層,樓梯口就是一層居民共用的衛(wèi)生間和廚房。董愛鳳的家位于樓層最深處,20平米的房子被分為三間,8平米的主臥供董愛鳳和丈夫起居,擺下床和家具后,人活動的區(qū)域大約只有1平米。6平米的公共區(qū)域既用作客廳也用作嬰兒房,剩下的6平米則是一間小臥室,供兒子和兒媳住。狹小的面積習慣后還能忍受,可令人感到壓抑的是它不僅小,層高還低,小臥室只有1.55米高,人在其中根本伸展不開。
蝸居已屬不易,更何況這個家里還缺少獨立的洗手間和供水系統(tǒng),給生活造成了極大的不便。公共廁所在兩個路口開外,因此他們平時多靠痰盂解決問題,在這個年代簡直是不可想象的事!而家里又常有老鼠穿梭來去,除了擺放捕鼠器,他們也毫無辦法。無論從哪個角度考慮,這個家都不那么適宜居住。
衛(wèi)生狀況堪憂,不利寶寶成長,怎么留?
董愛鳳之所以向《生活改造家》發(fā)起求助,是因為她的兒媳婦何麗娜想要把1歲的寶寶帶回娘家照顧,認為現(xiàn)有的居住環(huán)境對寶寶的成長非常不利。這讓董愛鳳徹底慌了神,她和丈夫都對小孫女疼愛有加,身體狀況不好的丈夫更是把孫女當作精神寄托,一刻都不愿放手。
其實這對婆媳的關系原本并不算差,何麗娜并沒有嫌棄他們家小,公公生病的時候她也全力支持治療。但有了孩子后,狀況就發(fā)生了改變,作為母親總希望給孩子更好的生活。目前這個家里到處都是衛(wèi)生隱患,奶瓶沒有固定收納,每天給孩子洗澡的水都要從公共衛(wèi)生間接好搬進屋,老鼠和油煙更是一時間無法解決的問題。而隨著孩子漸漸長大,沒有活動空間也將會是很大的困擾。
董愛鳳深知問題所在,但她又不能眼睜睜看著寶寶離開身邊,外加根深蒂固的傳統(tǒng)觀念,認為兒子如果跟媳婦一起去娘家,是很不光彩的事情。董愛鳳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于這次改造,希望《生活改造家》能幫她徹底解決現(xiàn)有的問題,把兒媳和孫女留在這個家里。
結構限制創(chuàng)意,鄰里眾口難調,怎么改?
為了能幫董愛鳳留住家人,設計師朱國慶在房屋改造上動足了腦筋。他不僅要改造房子的格局,還想在這間小屋里創(chuàng)造一個灶臺,和一個包含洗浴功能的獨立衛(wèi)生間,讓他們能在自己家里解決所有需求,更好地照顧寶寶。然而,房屋的實際情況卻讓他的許多創(chuàng)意無法落實,設計師也遇到了職業(yè)生涯的最大危機。
同時,鄰里間復雜的關系也給改造增加了許多計劃外的任務。作為同意董愛鳳實施改造的條件,鄰居要求設計師把公共空間一起改造了。原本就焦頭爛額的設計師還必須面對復雜的人際關系,在討論如何改造公共廚房時,每戶人家都有自己的意見,公共空間的任何變動都牽扯到他們各自的利益,許多想法還未成形就已被扼殺在了搖籃里。
究竟設計師能否擺平每戶人家的需求,完成好公共空間的改造?在董愛鳳的家里他又將如何“塞進”一個廚房和一個衛(wèi)生間?董愛鳳能否留住兒媳和孫女,續(xù)享天倫之樂?敬請期待本周四晚22:00東方衛(wèi)視《生活改造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