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織謠l》一樣,這是斯琴格日樂在依舊堅持各少數民族母語演唱的基礎上,繼續(xù)將音樂性,律動性作為主打的藝術性專輯。此次于專輯全網首發(fā)期間,斯琴格日樂將在8月24日中午13:00先行做客《中國搖滾榜》映客直播間(ID:396846442或搜索“搖滾榜”點擊進入),通過視頻直播的形式面對面分享與揭秘這張《織謠II》在制作期間所經歷不為人知的更多幕后故事,廣大樂迷可以鎖定時間來直播間參與實時互動。訪談內容還將發(fā)布在全國百家廣播電臺及各大主流音頻平臺同步播出。
“織謠”編織版圖越來越大,煥發(fā)新鮮生命力
“織謠,編織古老的歌謠”,這是斯琴格日樂對自己概念系列專輯的詮釋。
這一次,《織謠Ⅱ》共收集10首少數民族古老的歌謠,堅持每一首都必須運用當地少數民族母語演唱。無論是從北方的蒙古族、滿族,還是到南方的彝族、甚至跨越海峽到寶島臺灣的魯凱部落?!犊椫{Ⅱ》將更多的少數民族民族語言納入其中。
而音樂方面,《織謠Ⅱ》運用到了更多、更全面的少數民族音樂元素,并且將這些少數民族中最有特色的音樂元素與現(xiàn)代音樂元素加以融合,形成斯琴格日樂獨有的、帶有“織謠風”的世界音樂風格。
對于《織謠》系列來說,“融合”是最為突出的特點!
無論是《織謠I》中,維吾爾族律動和蒙古族民歌的融合、非洲律動和普米族民歌的融合。還是《織謠Ⅱ》里傈僳族民歌與西方管弦樂器、爵士樂的完美融合,臺灣魯凱部落民歌與蒙古音樂的融合。這些“新”的音樂元素,通過斯琴格日樂的重新編曲、原版母語演繹出來,在律動十足的情況下又不失原始的韻味。
融合出源自內心的《織謠Ⅱ》
細看《織謠Ⅱ》的封面,同《織謠I》一樣,依舊是斯琴格日樂親手編織的毛線手工織品。但不同的是,這一次的封面,不僅是單件的個體,而是由多個不同織品擺放在一起所形成的。這沖撞視覺的五彩斑斕,相互交織融合,正是斯琴格日樂對于少數民族音樂融合的真切表達。
在她的音樂認知里,每一個民族的歌謠,就是五彩沖撞的個體,它們在一起融合時,就會變成全新的音樂。
這就如同斯琴格日樂本人,從最初畢業(yè)于舞蹈專業(yè)、再到貝斯演奏樂手、歌者,如今的獨立音樂制作人;這些每一個獨立身份的個體,卻又成就了今日的斯琴格日樂這個整體。也正是因為這些經歷過的個體,才造就了斯琴格日樂獨特的精神底蘊和音樂魅力,才有了今天這個讓她充分的表達出了自己內心的音樂專輯《織謠》。
認真的做自己喜愛的事情
了解她的人都會說,斯琴格日樂對于音樂的熱愛已經到了“極致認真又狂熱”的地步。
從《織謠》系列開始籌備,斯琴格日樂就將自己所有的精力交給了自己的音樂。無論是對每一首民歌母語的發(fā)音、對每一首歌曲編曲手段、情感和樂器運用,還是對每一個音樂小節(jié)仔細的聆聽。斯琴格日樂都在全身心的投入到創(chuàng)作中來,投入到自己最愛的音樂事業(yè)中。在《織謠》的創(chuàng)作階段,斯琴格日樂每天都鉆研著、學習著少數民族的音樂和文化,每一個少數民族的母語發(fā)音,她都要反復練習,達到最標準的還原。
她用這樣的執(zhí)著和認真的態(tài)度,造就著自己的音樂理念,造就著《織謠》這個成功的概念系列專輯。今天,《織謠Ⅱ》的首支單曲《滿族搖籃曲》終于來了,下周,《織謠Ⅱ》將全專輯上線!面對斯琴格日樂用全心打造的音樂,我們又有什么理由不去欣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