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中國搖滾樂,沒有人繞得過一個叫做“黑豹”的樂隊。一首《無地自容》,一首《Don’t break my heart》,讓這支成立已30年的樂隊成為搖滾樂壇上神話級的存在??墒?,他們上次在北京開演唱會還是1998年,上一張專輯還是2013年發(fā)布的《我們是誰》。太多樂迷在盼,太多樂迷在問:這幾年,黑豹在做什么?
終于,他們要給出答案。9月2日,黑豹樂隊三十周年本色演唱會將登陸北京工人體育館。時隔19年在北京開專場,那些經(jīng)典的曲目自不必說,可作為一支走過30年風風雨雨的樂隊,樂隊元老、吉他手李彤更希望歌迷聽見的,是他們的最新作品,“尤其是最新一張專輯中的作品,這些最能證明我們目前的音樂狀態(tài)。”
李彤說的新專輯,是指他們在今年四月剛剛推出的《本色》。用鍵盤手惠鵬與貝斯手王文杰的話說,這張專輯是給歌迷、也是給他們自己的一個“交待”。在這張由惠鵬和主唱張淇包攬大部分曲目的專輯中,這只“老豹子”卻把審視的目光投向了這個網(wǎng)絡(luò)化時代。
“誰在操控圍觀的力量,網(wǎng)絡(luò)遍布冰冷的目光。”一首《鍵盤·狹》,把在網(wǎng)絡(luò)上肆意發(fā)言、中傷他人的“鍵盤俠”拎了出來,用搖滾的重拳擊碎網(wǎng)絡(luò)暴力。一首《低頭士》,把天天低著頭、只用手機和世界交流的人當成“患者”,用搖滾的調(diào)子追問:“是什么,是什么,綁架了生活?!”
在曲風上,他們依舊走熟悉的流行搖滾路線。這一點,從“60后”貝斯手王文杰,到“80后”主唱張淇都有默契。30年前,還有人質(zhì)疑“流行風格的搖滾到底是不是搖滾”,可30年后,不知道有多少當年的搖滾樂隊,單飛的單飛,解散的解散,可黑豹依舊存在。他們似乎用自己的存在說明:黑豹在哪里,哪里就有搖滾。
堅持搖滾也要有作品,樂隊鼓手趙明義曾說:“作為音樂人,沒有專輯出來是最致命的。”而他們這張新專輯的誕生,距上一次發(fā)唱片過去了4年。在這個動不動就有歌手發(fā)數(shù)字單曲刷存在感的時代,這支老牌搖滾樂隊相當?shù)ā?/p>
“籌備時間其實挺短的。”2013年成為樂隊新任主唱、也是擔任黑豹歷史上第10位主唱的張淇反而說,“很多專業(yè)音樂人會用很多年做專輯,這才是最重要的事。”是啊,用樂隊30年的歷史去丈量,這張專輯的籌備時間不長,卻顯得那么有分量。
同樣,在數(shù)字音樂的時代,這只“老豹子”也有他們的執(zhí)著:堅持發(fā)實體唱片。“實體,必須發(fā)實體。”哥兒幾個異口同聲,沒有一點猶豫。其實,他們的小動作早已暴露了他們的內(nèi)心,一說到專輯,惠鵬隨即用手比劃出一個唱片大小的圓,張淇和李彤也一邊說一邊做了個翻書的動作,像是在翻動手中唱片的插頁……
看得出來,從最輝煌的唱片工業(yè)時代走過來的黑豹,對音樂、對實體唱片滿懷著敬畏,就像他們在新歌《孤獨的靈魂》中所唱:“就讓我放聲吶喊,直到黑夜的邊界。哪怕還剩一點力量,微弱的脈搏,仍不放手的執(zhí)著。”
記者觀察
搖滾樂隊≠主唱+伴奏
黑豹樂隊的30年,也是中國搖滾樂的30年。他們留給聽眾太多的歌曲,也承載著太多的歷史。30年間,竇唯、欒樹、秦勇等10任主唱的更迭,成為“吃瓜群眾”熱衷的話題??蛇@紛紛擾擾的故事中,卻隱藏著一個無形的成見:搖滾樂隊=主唱+伴奏。
“很多人現(xiàn)在還沒有搞明白,樂隊是怎么一回事。”回顧30年來路,李彤經(jīng)歷過搖滾最輝煌的時代,也在幾次起起落落中摸爬滾打。近幾年,他也聽無數(shù)人說起“搖滾又火了”,可他卻總覺得,不少人對音樂的理解就等于“歌”,對搖滾樂隊的理解,就簡化為“主唱”。
這種情形在近幾年搖滾樂上電視時表現(xiàn)得尤其明顯,負責切鏡頭和打追光的工作人員,始終盯著的永遠是主唱的表現(xiàn)。“對于一個搖滾樂隊來說,成員之間不是主次關(guān)系。就像一首歌,除了演唱者,還有他背后的創(chuàng)作者。”李彤說。
在黑豹的演出中,現(xiàn)任主唱張淇就被王文杰和惠鵬戲稱為“引火蟲”:吉他獨奏時,舞臺追光要還停留在張淇身上,他就會走過去,讓追光照亮吉他手;鍵盤手獨奏時,鏡頭若依舊對準主唱,張淇就指著鍵盤,對著攝像說一句“應該是這兒!”
“這才是正確的打開方式。”從張淇的一句話就看得出,為什么是他這個選秀出身的80后,加入了叱咤樂壇多年的黑豹樂隊,他的看法和團隊里的老哥哥們完全契合。而這也恰恰是黑豹能堅持30年,依舊凝聚在一起的緣由。張淇說,“觀念會慢慢改變,一代一代傳下去,觀眾會開始關(guān)注歌曲背后的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