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昨日起,泉州全市出租車開始實行錯時錯峰限號交接班制度,按照冬夏時令和車牌尾數(shù)單雙號錯時錯峰交接。新規(guī)實施第一天,晚高峰17:30—18:30,記者在中心市區(qū)多個地點打的,均未遇到打的難和拒載的情況。

昨日(2月1日)18時前后,記者在中心市區(qū)多個路段均順利搭到車。
規(guī)定
晚高峰1小時不能交接班
此前,每逢傍晚下班高峰期,不少急著打的的市民反映遭遇打的難,經(jīng)常被的士司機以交接班為由拒載。
為了解決市民高峰期打的難問題,市交通委出臺《關于規(guī)范出租汽車交接班制度的通知》,規(guī)定錯時錯峰交接班制度從2月1日起實行。具體為:
冬季時間,即每年10月1日起至次年5月31日,的士在17:30—18:30禁止交接班。車牌號尾數(shù)為單號的,逢單月份交接班時間為每天17:30前,逢雙月份交接班時間為每天18:30后;車牌號尾數(shù)為雙號的,逢單月份交接班時間為每天18:30后,逢雙月份交接班時間為每天17:30前。
夏季時間,即每年6月1日起至9月30日,的士在18:00—19:00禁止交接班。車牌號尾數(shù)為單號的,逢單月份交接班時間為每天18:00前,逢雙月份交接班時間為每天19:00后;車牌號尾數(shù)為雙號的,逢單月份交接班時間為每天19:00后,逢雙月份交接班時間為每天18:00前。
體驗
中心市區(qū)5分鐘內(nèi)打到車
昨日記者兵分兩路,體驗在晚高峰17:30—18:30打的情況。17:30,記者在豐盛假日城堡門口揚招站等候,在15分鐘內(nèi),共有4輛空車在市民的招手下停車,并無拒載現(xiàn)象;17:50,記者在田安路泉州青少年宮揚招站招手,共有4輛空車分別停下,并無拒載現(xiàn)象。18:00—18:30,記者又在刺桐路、東湖街、泉秀街等候,的士司機均停車載客,沒有出現(xiàn)打的難的情況。
17:30,另一路記者來到百源路,路上車來車往,3分鐘內(nèi)有3輛顯示“載客”的的士從記者眼前經(jīng)過。17:35,記者順利打到一輛車。18:04,記者在刺桐路泉州晚報社門前等候,兩分鐘后就順利打到一輛車。
的哥
17時就已完成交接班
記者采訪了多名的士司機,對于晚高峰一小時禁止交接班的規(guī)定,他們均表示,17:30前交接班是合理的。
的士司機王師傅告訴記者,全市絕大部分的士都會在17:00至17:30交接班。17:30—18:30這一高峰時段,大部分的士都在營運狀態(tài),市民之所以感覺高峰時段打的難,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堵車,很多車堵在路上;另一部分原因是有些司機不想接市區(qū)的活,想跑市區(qū)外圍的活,所以用交接班為理由拒載。打個比方,高峰時段接一個客人從市區(qū)涂門街到刺桐路,車費只有十二三元,如果遇上堵車要花上半個小時,同樣的時間,如果送一個客人到動車站,車費多一倍不止。
“我都是17:00交接班,如果推遲到19:00,意味著少跑兩個小時,一天要少賺一兩百元。”的士司機趙師傅坦言,他是負責跑夜班的,平時都是17:00交班,他絕不同意18:30以后交班,冬天22:00以后街上就沒什么人了,如果再少掉高峰時段的兩個小時,跑夜班根本賺不到錢。
市民
新規(guī)效果有待觀察
市民黃小姐是打車一族。她表示,從昨日的情況來看,高峰期打車并不難,但1日正值周末,打車人較少,所以無法真正體現(xiàn)新規(guī)的作用,要等接下來的一段時間看看情況是否有變。
她覺得,之前出現(xiàn)高峰期打的難的原因主要是因為市區(qū)太堵,的士走不動,在經(jīng)濟利益的驅使下的士司機更愿意走外圍道路,有些司機每次都以交接班為由,詢問乘客的線路,拒載短途乘客。新規(guī)的執(zhí)行,或許在規(guī)范的士拒載方面有一定的作用,但不知的士會不會想出另外的理由拒載,或是直接無視新規(guī)。希望部門能夠加大調研力度,按照實際情況加強監(jiān)督和嚴管,真正徹底消除打的難問題。
市交通委出租車科負責人表示,非交接班時間內(nèi)司機以交接班為由拒載,市民可以投訴,交通部門將按拒載進行處理。(記者王麗虹 李凱龍 陳起拓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