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報特約評論員潘錫堂(臺灣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教授)
“民進黨的世代接班,從現(xiàn)在開始!”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回鍋上任,宣告黨務人事新思維。這不僅是民進黨家務事,更挑戰(zhàn)蔡英文是否具備重返執(zhí)政的能力。
攤開新人事,蔡英文執(zhí)行“派系平衡、世代接班”思維,避免贏者全拿而不利年底“九合一”輔選和2016年“總統(tǒng)”大選布局,因此向各派系征才。例如延攬吳釗燮出任秘書長,一方面借重吳曾任陸委會主委、“駐美代表”的專業(yè)經(jīng)驗;另一方面吳釗燮具有“獨派”色彩、曾任蘇貞昌黨魁時期的政策會執(zhí)政長,蔡英文也可向“獨派”、蘇系示好。
蔡英文最亮眼的人事安排,無疑是謝系“立委”趙天麟出任“中國事務部”主任、新系“立委”段宜康擔任政策會執(zhí)行長、蘇系前“立委”鄭運鵬接任文宣部主任。蔡英文在兩岸、重大政策、文宣論述等部門安排“即戰(zhàn)力”,有助于凝聚黨內(nèi)共識,也有提攜中生代之意。
民進黨若欲重返執(zhí)政,必須改變其兩岸政策,以使民眾安心。但蔡英文竟宣示以“推動修憲”作為其重新出發(fā)的“第一里路”,顯然是掩人耳目的煙幕彈。蔡英文以“修憲”為謀略的主因是:一、炒作“修憲”,引出種種包括“國家認同”及“總統(tǒng)制”、“內(nèi)閣制”之類的爭議,以擾亂社會視聽;二、以炒作“修憲”來掩蔽兩岸議題,找到回避兩岸議題的避風港,以降低2016年選舉中兩岸議題給她及民進黨所帶來的壓力。
尤其蔡英文安排吳釗燮接掌民進黨秘書長,意味兩岸路線將延續(xù)“從世界走向中國”邏輯,重點擺在對美關系;民共關系則會堅持“立場不動、政策微調(diào)”。蔡英文始終認為要開啟民共互動大門,必須先取得美方鑰匙。在此戰(zhàn)略思維下,遂由曾任“駐美代表”的吳釗燮擔任左右手,先確保和美方保持對話暢通;然后,再由民進黨與大陸互動過程中,磨出美方能接受的兩岸論述,以達到“從世界走向中國”的目標。
趙天麟近日即說,他2月訪美時,美方官員說,民進黨不承認“九二共識”,“恐怕2012年的作為,會再看到一次”。蔡英文如果不能處理好“九二共識”,她在2016年就可能被同一條繩子絆倒第二次。
總之,從人事看格局,但人事年輕化,不保證就是新思維;蔡英文要跨過“最后一里路”,兩岸論述、財經(jīng)政策、“憲改”主張必須提出具體可行的方案,才是“當家作主、當家負責”。尤其,2016年蔡英文如欲在“總統(tǒng)”選戰(zhàn)中勝選,就必須爭取大多數(shù)中間選民的支持?,F(xiàn)今民進黨的偏激內(nèi)外政策路線,絕不可能獲得多數(shù)中間選民的認同。蔡英文應認清此一政治現(xiàn)實,修正民進黨的內(nèi)外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