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師自述
“有時累得回家都不想說話”
孟童(化名)是一所幼兒園的老師,她畢業(yè)于沈城一所大學的師范專業(yè)。在學校的時候,她考下了國家三級心理咨詢師資格證,鋼琴8級,舞蹈比賽上也拿過獎項。
她大學畢業(yè)后就做幼教行業(yè)。在真正成為一名幼教前,她以為帶小孩真是和孩子一起玩,有愛心就足夠了,然而事實上沒那么簡單,這個行業(yè)要求她要做一個“無所不能的超人”。
孟童講述她的經(jīng)歷時,會因為自己的努力而激動落淚。她說,特別是小孩子剛上幼兒園時,一個班級80%以上的孩子都在哭著找媽媽,老師們就要變成媽媽哄寶寶。為了讓他們盡快適應(yīng)環(huán)境,還要想各種辦法讓他們開心,喜歡這里;等他們熟悉了幼兒園,又開始頑皮不聽話,這個時候還要吸引他們的注意力。
“幼兒園老師絕對不是做媽媽的工作,不是餓了喂飯、渴了給水、困了哄睡。”孟童告訴記者,要培養(yǎng)孩子獨立的行為能力,才是對孩子真正的好與負責。
“一個班級的出勤率,是體現(xiàn)對老師工作認可程度的一個因素。”孟童說,為了讓孩子們每天喜歡來幼兒園,她每天要想好玩的游戲和花招。有時候覺得自己可以當演員,因為一會態(tài)度和藹,一會又要嚴厲,需要經(jīng)常扮演各種角色。有時候搞活動,還要布置教室、做手工藝品、畫畫剪紙做手工。現(xiàn)在家長對孩子的關(guān)注度相當高,為了提升家園共育的效果,還需要跟幾十位家長溝通,針對育兒問題給予幫助和解答。因為教室里的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個家庭的重要中心。
“有時候回家都不想說話,感覺真的特別累。”孟童說,但每天早上還要整理好心情,面對這么多可愛的孩子,生怕自己的一言一行哪里不對,傷害了孩子。
但有時想休不能休,難免會帶有情緒。但現(xiàn)在心情不好可以有時間調(diào)整,真的是懷有一份感恩,也覺得更有動力和歸宿感,愿意很好地繼續(xù)在幼師的崗位上工作。
記者采訪幾位幼教老師發(fā)現(xiàn),這種辛苦他們感同身受。一位從事20年幼教行業(yè)的老教師說:“我打算50歲就退休了,感覺真的特別累。有時候想,家長需要我們理解,可我們也希望有人理解。我們希望能多一些好的辦法和規(guī)定,比如建立園長溝通制,有心事可以跟園長溝通,多一些心理培訓課堂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