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呼和浩特8月6日專電(記者李云平)記者從內蒙古自治區(qū)烏拉特中旗文物管理所獲悉,考古人員最近在烏拉特中旗境內新發(fā)現上千幅陰山巖畫,對研究我國古代游牧民族的生活習慣和社會風貌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據烏拉特中旗文物管理所所長劉斌介紹,該巖畫群位于烏拉特中旗東部新忽熱蘇木烏蘭楚魯嘎查北部的勃日和山幾處山峰上,分布區(qū)域長約2公里,內容以動物為主,也有狩獵的畫面。
劉斌說,巖畫遺存最集中的地方在勃日和山主峰上,這里共發(fā)現近50組畫面,每幅畫面由若干個單體畫組成,圖案內容包括北山羊、盤羊、駱駝、麋鹿、虎、狼等。這些巖畫多采用打鑿的手法,圖案刻痕較寬,線條略顯笨拙,畫面清晰,保存較好,初步推算是我國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突厥、黨項部落的文化遺存。
陰山巖畫是雕鑿在陰山山脈巖石上的圖像,分布地域廣泛,主要集中在烏拉特中旗、烏拉特后旗、磴口縣等旗縣的境內,題材涉及動物、人物、神靈、器物、天體等。陰山巖畫的藝術水平精湛,其刻法有敲鑿、磨刻、線刻等,世界只有少數巖畫遺跡可與之媲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