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跑步3次,每次30分鐘,8周后能掙300元,還能收獲一套運動裝備。如果在后四周沒能堅持每周跑3次,要被倒扣400元。福州一家網(wǎng)絡(luò)公司的老板,對公司300多名員工提出了這樣的鍛煉計劃。本周日是跑步計劃的截止日,近200名員工自愿參加這個計劃,大多數(shù)人都掙到了300元。
老板出錢培養(yǎng)習慣
這家網(wǎng)絡(luò)公司的老板沈先生是一名馬拉松愛好者。說到員工長跑計劃,沈先生說,這是為了讓員工形成鍛煉習慣。計劃是自愿參加,不過在愛好長跑的老板帶動下,公司里2/3的員工報名參加計劃。
長跑計劃比較特別,前四周是發(fā)獎品。第一周完成跑步計劃的員工獲得一套運動套裝,第二、三、四周完成計劃的每周獲獎100元,當周結(jié)算。而第五到八周沒有任何獎勵,只有懲罰,沒完成計劃的員工要被罰100元。
老板沈先生說,這個計劃有一定科學依據(jù):“人形成習慣要21天的時間,因此,我們發(fā)完裝備后,前三周用獎金刺激,正好21天。后面四周是懲罰,為了讓員工形成長期的鍛煉習慣。”
員工獎金不多 但事關(guān)榮譽
這幾天福州高溫,員工們幾乎沒人偷懶。截至昨日,該公司只有4人6次被罰款。
參加該計劃的張先生說,老板拿出10萬元激勵員工跑步。8周長跑計劃比較人性,女員工有兩周休息時間,每周跑3次,每次30分鐘,用跑步軟件截圖證明自己完成計劃,沒有距離要求。
對于獎懲措施,張先生表示,和金錢沒有太大關(guān)系,事關(guān)集體榮譽:“我們20多人分成一個小組,幾個組都會進行對比。獎金像是一種榮譽。哪個小組有人沒有拿到獎金,或者被扣錢的,會被很多人議論。”
專家應(yīng)該獎勵生病最少的員工
在體育圈內(nèi)人士看來,沈先生公司的跑步計劃并不苛刻。這個鍛煉標準剛好達到我國體育人口標準,即每周身體活動頻度3次(含3次)以上;每次身體活動時間30分鐘以上;每次身體活動強度中等程度以上。
對于沈先生的計劃,省體科所的專家楊女士表示支持:“作為公司的領(lǐng)導(dǎo)者,平時就應(yīng)該獎勵那些生病最少、缺席最少的員工,而不是在員工生病時,再出錢慰問。”楊女士表示,獎勵的標準看似不高,其實是很合適的,“現(xiàn)在進入高溫天,要講求適度運動,每天鍛煉30分鐘以上,達到中等強度,這是最佳的鍛煉標準”。(記者 石磊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