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guān)鏈接
家廟為紀念宋代將軍金履豐而立

金將軍廟被燒毀之前的樣子(資料圖)
金將軍家廟是紀念彭城璧團金氏璧團洲肇基始祖,宋代御前大將軍金履豐。
金可莊介紹說,將軍廟與彭城金氏宗祠同屬于之前璧團洲的“中堂廟”,在清乾隆年間因?qū)以夂榛?金將軍后裔把原將軍府第“中堂廟”同時拆遷,分開建成“金氏宗祠”與“將軍府”于新洲今址,但金氏宗祠里祭祀祖先的功能基本轉(zhuǎn)移到將軍家廟里,原先宗祠的神龕內(nèi)排放的牌位也在“文革”中被村里人及時拿回家去。
將軍廟為全省少有的全木結(jié)構(gòu)的明代建筑,后座及后拜臺為明代中葉所建,中座和戲臺等因受蟻蛀,后經(jīng)光緒丙午年擴建,民國三十五(1946)修建并于1989年復修。
整個將軍府第宏偉壯觀,第三進大廳中供坐著金履豐將軍及兩名副將的塑像。建筑總面積1480平方米,三進式,依次為門樓、戲臺、酒樓、鐘鼓樓、前拜臺、前正廳、行臺、后拜臺、左右?guī)?、后大廳等建筑群體。后座及后拜臺為明代中葉所建。
內(nèi)有十個形狀不一大小各異、花紋別致、結(jié)構(gòu)精巧的雕花彩金藻井。許多的雕梁畫棟鏤花彩金、形態(tài)各異的花鳥藝術(shù)點綴其間。尤其前大廳游廊上方,鏤空精雕榫接而成的拱形卷棚,刻有豐富多彩的百花圖案。其下配有一對青石精雕云龍圖案的蟠龍石圓柱,高4.5米,直徑80厘米,龍身浮懸,雙目炯炯有神。十多處大理石精雕磨光的石柱上,刻有歷代名人撰寫的楹聯(lián)。
1989年1月,中國古建筑研究專家劉開濟和省設(shè)計院副院長、總建筑師黃漢民對將軍府進行了一番考察,認為其建筑藝術(shù)精湛,不但可供游覽,還有學術(shù)研究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