廠家都愛賣貴的 便宜的基本停產(chǎn)
都說雪糕賣得貴了,那今年到底漲沒漲價?
“廠家說人工成本漲了,而便宜的,基本沒貨。”昨日,一便利店老板告訴記者,雪糕的價格,其實每年都在上升。比如,去年賣1.5元的“苦咖啡”,今年已漲到2元;“綠色心情”由原來的1元漲到2元;還有大家熟悉的“火炬”,曾經(jīng)只賣1.5元,現(xiàn)在漲到2.5元。
對于漲價的原因,一福建本土冰飲廠家老板龔先生說:“這幾年,原料成本有漲一些,但這兩年比較穩(wěn)定,主要是人工成本提高了。”龔先生表示,市民感覺雪糕越來越貴,是因為原來便宜的,這兩年基本不生產(chǎn)或減產(chǎn)了,雪糕一年最多也就四五個月好賣,低價的利潤實在不高,幾分幾毛地賺不值當,“伊利、蒙牛等幾大品牌每年都會更新品類,價格也比較高,拉高了雪糕的整體市場價格,我們再生產(chǎn)便宜的,反而會讓消費者‘不放心’,所以也有跟風的推動作用。”(海都記者 袁麗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