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節(jié)目中,一位名叫張懿嘉的小男孩的“魔性”歌聲傳遍網絡。他用源自瑞士阿爾卑斯山區(qū)的約德爾唱法演繹了一首《藍精靈》洗腦了現(xiàn)場的四位輔導員,其中“唻依唻依唻依”的“蜜汁唱法”也讓現(xiàn)場高潮迭起,輔導員們爭相“拜師學藝”。與此同時,跟孩子打成一片的楠爸爸猝不及防的被沈南套路了一把,巧妙的讓楠爸爸陷入“數(shù)學困境”。
《歌聲的翅膀》
套路開始主持人沈南先拋出任務,現(xiàn)場表示想看看小懿嘉同學一秒鐘可以發(fā)出多少個音,上一句話音未落,下一句立馬接上:“但是,因為我速度慢,我只能掐秒表,我記不住他唱了多少個音”一邊說嘴角還露出得意的微笑。停頓片刻,孫楠老師接收套路信號反問:“我能記住?。?rdquo;主持人沈南立馬給予楠爸爸鼓勵“你能你能”。順利入坑的孫楠老師也把手放到耳朵旁邊,做好了測試前的準備。
當音樂遇上數(shù)學難題,楠爸爸秒變“難”爸爸。開始演唱之前,小南繼續(xù)給楠爸爸下套,先是問出了小懿嘉最多一秒鐘可以唱多少個音的答案作為鋪墊,可愛的孫楠老師則在一旁認真的先扳起了手指頭。演唱開始后,孫楠老師迅速進入狀態(tài),嘴巴跟著懿嘉“唻依唻依唻依”的節(jié)奏數(shù)著次數(shù),手指也“不甘落后”跟著飛速而過的音,努力的進行計數(shù)。計時結束,楠爸爸秒變“難”爸爸,上演“楠式懵”,逗樂了現(xiàn)場觀眾,沒想到在音樂上頗有建樹的孫楠老師遇上數(shù)學問題竟然化身成了一個行走的表情包,把內心懵和無辜臉有機結合,開拓了臉懵表情的新領域。
在節(jié)目中不僅有“放飛自我”真誠對待孩子的“楠爸爸”,還有歌唱技藝超群的豆丁萌娃。本周日晚20:30江蘇衛(wèi)視《歌聲的翅膀》他們又會擦出怎樣的火花,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