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屆快男
但是,他說,雖然懵,“還是覺得能夠出唱片就很開心了”,“我進這個行業(yè)是抱著很大的期待,想著能出唱片,能跟這個行業(yè)的人交流”,不只是陳楚生,每一個快樂男生都抱著這樣的期待。但是進入行業(yè)之后,現(xiàn)實跟想象不一樣。正如陳楚生提起過和天娛解約的原因,太多的演出和通告讓他喘不過氣:抗洪搶險、快男全國巡回演唱會、拍攝代言廣告,放伴奏帶的商業(yè)演出……越往后越恐懼:明明想做音樂,卻在音樂上花費時間最少。
“我最大的感受是大家都太著急了”,陳楚生逐漸覺得這個行業(yè)的很多事情他不太認可,“比如要發(fā)EP,給我的唱片企劃不是寫說什么時候制作完成,而是先決定什么上架專輯,當時留給我的時間只有一個月”,這是不對的,他覺得應該是專輯質(zhì)量第一位,逐漸地,“就像是生病了,知道不舒服,但是不知道自己哪里不舒服”。“那時候都不懂,唱片公司也不懂,沒有那么多做唱片的經(jīng)驗,都是在模仿,看誰懂就模仿誰,拿別人的套路來套到自己身上”,陳楚生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