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曲撈》
《金曲撈》
雖然屢屢被懟“你寫的歌都沒人聽”,黃國倫還是總能第一個發(fā)現(xiàn)薛之謙隱藏著的深情,這樣相愛相殺的“蟹黃CP”,是上周五首播的《金曲撈》中的一大看點。
這樣的看點不會少。本周五晚22:00,江蘇衛(wèi)視原創(chuàng)大型懸疑競猜類音樂節(jié)目《金曲撈》將播出第二期,叨叨團在黃國倫和楊千霈的基礎上,迎來了黃子佼、劉維、于莎莎這三位新成員。
新成員到來,新CP隨之誕生?!叭A語樂壇百科全書”黃子佼與“華語樂壇活字典”黃國倫惺惺相惜組成“雙簧CP”,負責音樂教學,解讀金曲,貢獻金句;歡喜冤家劉維和于莎莎因為同樣的耿直,成為本期節(jié)目的搞笑擔當。
分分鐘開講音樂歷史課
黃國倫黃子佼“雙簧CP”亮才氣
坐鎮(zhèn)《金曲撈》叨叨團的黃國倫,絕對是鎮(zhèn)團之寶一樣的存在。他不僅延續(xù)此前在《蒙面唱將猜猜猜》中營造的“詩圣金句王”的本色,更憑借自己對華語樂壇幾十年歷史的了解,化身“華語樂壇活字典”——每一首歌曲、每一位歌手,黃國倫將起相關(guān)故事總能信手拈來。
不過,首期節(jié)目中,薛之謙和他的互懟顯然更搶風頭。因此,當黃子佼到來,黃國倫終于棋逢對手,有了一個可以跟自己暢談樂壇風云的伙伴。
開講音樂歷史課,黃子佼完全能夠勝任。主持過多檔音樂節(jié)目的他不僅數(shù)次擔任金曲獎主持人,更擁有樂評人的身份。
作為同樣“華語樂壇百科全書”的他開場就充滿對《金曲撈》的期待,表示此行是前來“尋寶”。與黃國倫一樣,黃子佼對于無數(shù)好歌被埋沒這件事很是遺憾。而他說,無論科技再進步,音樂都不會被取代,“因為它是感動我們最好的媒介。”
當“活字典”遇上“百科全書”,黃國倫和黃子佼這對“雙簧CP”終于上線,而兩人分分鐘開講的華語音樂歷史課,更是讓《金曲撈》在好聽好看之余也很“漲姿勢”。
比如,一位原唱者說想要喚醒的歌曲是專輯B面中的倒數(shù)第二首,黃國倫馬上為觀眾科普那“往往是一張唱片中最差的位置”。另一位原唱者提到自己的歌曲是講述生離死別的故事,黃國倫、黃子佼很快就脫口而出出好幾首紀念逝者的歌曲,比如《修煉愛情》是林俊杰為自己的一位遭遇空難的女性友人所寫,《聽你聽我》是張惠妹紀念張雨生的歌。而當?shù)弥晃辉叩母枨谢浾Z國語兩個版本時,黃子佼更拋出一個知識點,“張學友和庾澄慶是好朋友,庾澄慶有一首《讓我一次愛個夠》,張學友唱的粵語版是《只愿一生愛一人》,這在樂壇都是一段佳話?!?/p>
除了長知識,“雙簧CP”還熬得一碗好雞湯,總能送上很多動人的金句。談感情時,黃子佼說:“愛情要沖動一點,直接一點?!绷那楦钑r,黃國倫很詩意:“永遠在哪里?就在這首歌里面,它是用生命、愛和記憶把永遠留在了歌里面?!?/p>
說話太直頻頻制造笑點
劉唯于莎莎“耿直組合”逗趣上線
如果說黃國倫、黃子佼是本期《金曲撈》的才華擔當,那么叨叨團新上線的成員劉維和于莎莎就是搞笑擔當。
劉維號稱“東北綜藝小王子”,活躍在各大綜藝舞臺上的他能說會道、能唱能跳,很能活躍現(xiàn)場氛圍;于莎莎貌美如花卻無偶像包袱,她雖然是以“我們用金曲來紀念曾經(jīng)向我們打過招呼的愛情”這樣文藝的開場白開場,卻正經(jīng)不過三秒,呆萌表現(xiàn)頻頻引爆笑點。
節(jié)目中有一首“唱給成熟女人的歌”,與它同時代的歌曲是《相約九八》、《紅豆》、《征服》,現(xiàn)場的熟悉度僅為2%??吹竭@樣的信息,劉維脫口而出:“說明年紀很大了……”看熱鬧不嫌事大的“叨叨團”補刀:“本尊會來哦!”劉維急了,改口“略微成熟”。
誰知,“年紀大”的信息已經(jīng)在劉維的腦中揮之不去,當于莎莎猜測歌手是田震時,劉維又補了一句:“因為她年紀大?!边@惹來主持人李好調(diào)侃,“當心網(wǎng)友把你們這段對話做成‘鬼畜’(視頻)?!?/p>
面對主持人與叨叨團的吐槽,“耿直組合”仍舊畫風不改。有一首歌的信息是“黎明選曲”,劉維又脫口而出:“不可能!四大天王彼此不和,是不可能給別人選曲的?!毖劭磩⒕S這是要把天王天后都得罪光,黃子佼都趕來解圍,“那叫王不見王。”
劉維“得罪”的人起碼都不在現(xiàn)場,“Real耿直”的于莎莎就不同了。當全場都被喚醒師打動的時候,她當著喚醒師的面說:“可能大家喜好不一樣,我就真的還好。”愛挑事的黃國倫說:“她的意思是不喜歡你唱。記住,她叫于莎莎。”這讓于莎莎囧得簡直想找個地縫鉆進去,李好見狀也來救場,“我明白你的意思,每個人喜好完全不一樣。”于莎莎正準備感謝,李好話鋒一轉(zhuǎn),也來逗趣:“能打動你的,未必能夠打動于莎莎,記住她??!”
玩笑歸玩笑,劉維、于莎莎的耿直,其實源于年輕一代對昔日華語樂壇黃金年代的陌生感。而這,也恰好應和了《金曲撈》的主題——打撈歲月長河里的遺珠金曲,發(fā)掘那些創(chuàng)作背后的故事,這才是讓年輕一代了解并懂得何為音樂、何為旋律、何為審美的最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