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立手托腮,認真看匠人張德明做竹編
張國立童心大發(fā),竹筒當(dāng)?shù)炎涌v情演奏
王耀慶鋸竹竿,咬牙用力
張國立匠心體驗首度受挫 串竹絲以失敗告終
此前《非凡匠心》中的各種“匠心體驗”,不論是在一千多度的鍋爐前吹玻璃,還是在佛山扎獅頭熬通宵,張國立都堅持了下來,然而這一回,要將54根只有零點幾毫米細的竹絲串起來,張國立卻因眼睛視力不佳,在即將完成前選擇放棄任務(wù)。他非常遺憾地表示這是自己擔(dān)任“匠心引領(lǐng)體驗者”以來,第一次失敗。由此他也深為感慨,竹編這門藝術(shù),可以說是精準到毫米的極致要求,然而千百年來,竹編藝人全部靠手工完成,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看似簡單的匠心兩個字,后面包含了多少日日夜夜的勤學(xué)苦練。”
“中國的竹編在四川,四川的竹編在青神”,這是世人對青神竹藝的盛贊。清代四川竹編匠人張國正發(fā)明了瓷胎竹編,將竹編技藝與瓷器結(jié)合,十幾道工序全憑一雙巧手,當(dāng)之無愧成為“大國匠心”。本期《非凡匠心》也是首度聚焦兩種傳統(tǒng)技藝,不僅有張德明大師的竹編技藝,還邀來“80后”新銳瓷器匠人劉杰,實現(xiàn)了新老兩代匠人的“傳而不統(tǒng)(用自己的方法傳承一門手藝)”、頗具創(chuàng)新意識的跨界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