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玄奘西行》主創(chuàng)團隊在北京舉行的發(fā)布會上介紹創(chuàng)作歷程。當日,中央民族樂團宣布大型民族器樂劇《玄奘西行》將于7月7日至12日在北京天橋藝術中心首演。中央民族樂團攜手中南集團推出的這臺民族器樂劇,不拘泥常規(guī)民族器樂表現(xiàn)形式,將舞臺表演和樂器演奏有機融合,以故事性敘事方法講述玄奘西行故事和中國音樂的前世今生。新華社記者 王婧嬙 攝
新華社北京6月27日電(記者周瑋)記者27日從中央民族樂團獲悉,大型民族器樂劇《玄奘西行》將于7月7日至12日在北京天橋藝術中心首演。
中央民族樂團攜手中南集團推出的這臺民族器樂劇,不拘泥常規(guī)民族器樂表現(xiàn)形式,而是將舞臺表演和樂器演奏有機融合,以故事性敘事方法講述玄奘西行故事和中國音樂的前世今生。
此劇由中央民族樂團駐團作曲家姜瑩擔任作曲、編劇、總導演,由“大乘天”“佛門”“一念”“潛關”“問路”“遇險”“極樂”“高昌”“普度”“雪山”“故鄉(xiāng)”“祭天”“菩提”“那爛陀”“如夢”“大唐”“歸一”十七個章節(jié)構成。彰顯了漢族、維吾爾族、哈薩克族、塔吉克族以及印度等風格特征的音樂文化,充分展現(xiàn)了絲綢之路沿線各民族音樂在歷史的陶冶、沉淀、融合中兼收并蓄的多元文化特質。
當日舉行的新聞發(fā)布會上,中央民族樂團團長席強表示,《玄奘西行》是繼《印象國樂》和《又見國樂》之后,樂團打造的又一部力作。此劇依托于絲綢之路經濟、人文、商貿的千年傳承,立足于中國民族音樂的深厚底蘊,放眼于民族音樂的長遠發(fā)展,開拓性地顛覆傳統(tǒng)民族音樂表演形式,這是一種文化自信、文化創(chuàng)新與文化自覺的表達。
據了解,2017年9月至2018年3月,《玄奘西行》將拉開全國巡演的序幕,在成都、上海、蘇州、南京、西安、廣州、武漢等地劇院輪番上演。
6月27日,青年琵琶演奏家董曉琳在北京舉行的發(fā)布會上演奏《玄奘西行》片段。當日,中央民族樂團宣布大型民族器樂劇《玄奘西行》將于7月7日至12日在北京天橋藝術中心首演。中央民族樂團攜手中南集團推出的這臺民族器樂劇,不拘泥常規(guī)民族器樂表現(xiàn)形式,將舞臺表演和樂器演奏有機融合,以故事性敘事方法講述玄奘西行故事和中國音樂的前世今生。新華社記者 王婧嬙 攝
6月27日,《玄奘西行》演員代表在北京舉行的發(fā)布會上著演出服合影。當日,中央民族樂團宣布大型民族器樂劇《玄奘西行》將于7月7日至12日在北京天橋藝術中心首演。中央民族樂團攜手中南集團推出的這臺民族器樂劇,不拘泥常規(guī)民族器樂表現(xiàn)形式,將舞臺表演和樂器演奏有機融合,以故事性敘事方法講述玄奘西行故事和中國音樂的前世今生。新華社記者 王婧嬙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