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低效荒地、完善服務配套、扮靚美麗家園。9月16日,記者從靈秀鎮(zhèn)獲悉,在華山村H2號綜合樓邊上,一處900余平方米的閑置荒地已基本完成清表工作,后續(xù)將打造為籃球運動場,“既改變臟亂環(huán)境,也盤活低效用地,讓村民多一個運動的新場地。”靈秀鎮(zhèn)相關負責人介紹。
再發(fā)力
雜亂閑置地塊“活”起來
結合推進村級擂臺大比拼、推動鄉(xiāng)村振興走向深入,近年來,在靈秀鎮(zhèn)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華山村全面摸清各項村級資源,梳理村中零散土地,秉持“讓閑置低效資源再‘生金’”理念,先后盤活閑置近10年的H2號安置地塊、金光路西側的閑置“回批地”,分別打造為綜合樓和停車場。“村里聯(lián)合打造的綜合樓今年順利出租,年租金50多萬元,讓村集體多了增收渠道。”華山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蔡奕衛(wèi)介紹。
此次這一邊角地塊的改造,翻開了華山村盤活閑置低效用地、打造宜居家園的新篇。
和H2號綜合樓閑置多年一樣,這處位于華山古民居入口村道邊的村集體用地,多年來也因各類原因沒得到有效利用,“雖然地塊面積不大,但一直雜草叢生,影響村容村貌。”靈秀鎮(zhèn)相關負責人坦言。而今,隨著這一地塊進場改造,新的鄉(xiāng)村蝶變也即將發(fā)生。
善借力
進出老舊村道“靚”起來
在這一雜亂地塊改變舊貌之前,村道藍田路的煥發(fā)新顏,其實已經(jīng)拉開了華山村今年人居環(huán)境提升的帷幕。
藍田路連接著石泉路和大北山旅游路,是石泉路拐入華山古民居入口的一條支路。此前,這條約300米長的水泥路因建成歷史長、多有重型車出入,導致部分路面出現(xiàn)嚴重坑洼、破損,且其交叉口交通組織不盡科學,影響了道路通行能力和行車舒適性。為此,借力石獅公路分中心提升石永公路站之機,8月下旬,這條村道一并進行了“白改黑”、施劃交通標志標線,并在一側“因需制宜”劃出了部分停車位。“路面變成了嶄新的瀝青路,村民游客出行更舒適,對華山古民居的進出‘門面’也是一個提升。”蔡奕衛(wèi)介紹。
完善村間基礎設施配套,提升農(nóng)村公共服務水平,華山村的“美顏”并未止步。“H2號綜合樓斜對面也是一處約1300㎡的閑置地,日常廢舊雜物堆積、車輛無序停放,十分有礙觀瞻,目前也已經(jīng)圍擋。” 靈秀鎮(zhèn)相關負責人介紹,將引導村級立足實際改造為停車場地,便捷周邊車輛的臨停需求。(記者 康清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