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日,100多名義工參加了揭牌儀式
海都閩南網訊 敬老、扶貧、助殘……社會哪里有遺缺,他們就出現在哪里。做了四年公益的“福建義工俱樂部泉州分會”,自己一直難有一個安身之地,四年,四易會所。
昨日,是泉州義工俱樂部成立四周年紀念日,為了慶祝這個“善的開始”,他們舉行了一個遲到的儀式——為“福建義工俱樂部泉州分會”正式揭牌。
知足:
四年四易其所,有個遮風擋雨的地方就很不錯了
“四年了,四個地方,終于有個安穩(wěn)點的地方了?!比萘x工俱樂部最近一次搬遷,是從浦西路搬到寶洲街,從一個10平方米大小的樓下儲存間,搬到另一個10平方米的頂樓。
昨日下午,當“福建義工俱樂部泉州分會”的牌子,在這個頂樓揭開紅布時,戴著小紅帽、身穿紅馬褂的義工們頓時齊聲歡呼,現場一片喜慶。
雖然才揭牌,但四年前,泉州義工俱樂部就成立了,成員由當初的3人發(fā)展到1700多人,只是因為經費不足、沒有合適場所,牌子一直沒掛。
創(chuàng)始人“黑哥”林世雄感嘆,以前每次活動結束,他們連個交流心得的地方都難找。剛開始,會所是在祥遠路一個10來平方米的車庫;后來車庫不讓租了,一個老師見他們困難,就便宜租了中山路一座古厝的大廳一角給他們,當時不少新會員還誤會他們是“傳銷組織”。
再后來,會所搬到浦西林世雄家樓下的儲藏間,也只有10來平方米。但因房子拆遷,會所又跟著林世雄搬到寶洲街,在一個10余平方米的簡易搭蓋所。
為了省錢,會所里幾乎所有東西,不是廢品收購站撿來的,就是義工志愿捐的,連門窗都是義工們自己動手做的。
但義工們已經知足?!斑@個地方挺好的,能遮風擋雨就很不錯了”。
滿足:
幫助別人,也幫助自己,讓這座城市溫暖一點點
“來這里,很輕松?!?年前,義工俱樂部成立沒多久,做生意的小林在網上看到后,就加入了進來。他說,平時上班累的時候,就喜歡來會所,跟別的義工交流,每次都很輕松,就像回到自己的家一樣。
他幫過白血病女孩阿嬌重獲生命、幫助過惠安的孤兒們、參與環(huán)保宣傳,一次次的行動,來自社會的肯定,讓小林產生比“居安”更大的滿足感。
自己患有腿疾的小沈,以前不太愛說話,今年加入義工后,讓他慢慢放開自己的心,一年參加了近20次義工活動。他說,在幫助到別人的同時,自己也交到了朋友,不會覺得孤單。
今年11月,本報與泉州義工俱樂部聯合開展“海都陽光行動”,曾到水門社區(qū)、松林社區(qū)、華塑社區(qū)等開展過水電進社區(qū)工作。
昨天,“水電組”也正式成立,主要負責免費為孤寡老人、困難家庭維修水電。
作為一個逐漸成長成熟的公益組織,即使目前仍面臨著經費不足的最大難題,但1700多名義工組成的強大愛心團,將繼續(xù)堅持他們的宗旨:讓這座城市溫暖一點點。(記者 楊梅香 呂波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