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當值邦邦 楊梅香 呂波 文/圖

這口深井水面離地面足有8米多高
“公園內(nèi)有不少水坑和井,看上去很深,但沒什么東西攔著,感覺很危險啊。”昨日,市民許小姐致電海都熱線通968111時憂心忡忡。她清明放假期間,帶孩子到泉州森林公園玩,看見公園內(nèi)有不少大水坑,旁邊警示標志不明顯,擔心有人掉下去,“特別是孩子,掉下去將非常危險”。
“這些水坑和井,是上世紀農(nóng)業(yè)學大寨留下的歷史景觀,有保留的必要?!比萆止珗@管理處張主任說,即便如此,但安全第一位,他們將在旁邊采取多密植灌木、加強警示牌等措施加以防護。
桃花林深井多擔心孩子掉下去
昨日,邦邦來到森林公園,當走到桃花林附近的石階時,看到在石階旁有一個七八平方米的水塘,水塘看上去并不是很深,旁邊豎了一塊“水深危險,請注意安全”的警示牌,警示牌已有些老舊,看上去不是很明顯。往上走,陸續(xù)可以看見八個類似的水塘,大多水塘都有水。
“哇,好大一口井呀!”再往上走到一個小廣場處,聽見一名小女孩大聲在跟媽媽說話。邦邦看到,那是一口直徑有兩三米的水井,由石塊堆砌而成,水面距離地面足有七八米,從上往下看,感覺這口井既深又大。而在井的四周,并沒有用高柵欄圍著,只砌了一段三四十厘米高的護欄,小孩也可以隨意坐上去?!昂芪kU,萬一掉下去怎么辦?”當小女孩坐在護欄旁準備拍照時,媽媽鄭女士連忙將她拉到了一旁。
上世紀遺留景觀將加大提醒力度
為什么公園內(nèi)會有這樣大大小小的水塘和深井呢?泉州森林公園管理處的張主任告訴邦邦,這些水塘和深井,是上世紀60年代農(nóng)業(yè)學大寨時留下的。當時,泉州森林公園所處的位置有梯田,為了儲存水源進行農(nóng)田灌溉,挖了很多大大小小的水坑。“當時有100多處呢,填埋了不少。”張主任說,2002年公園籌建初始,園內(nèi)有100多處這樣的水坑,有些深,有些淺,建園時只留下了8處比較大的,另外還有幾個小的。
“作為反映歷史風貌的景觀,我們覺得有必要保留一些,也有相當?shù)慕逃饬x。”張主任認為,這些由石頭壘起來的坑和井,有保留的價值。但另一方面,他們也考慮到了安全的因素,因此采取了相關(guān)措施,比如在旁邊設(shè)置警示牌等,同時在那口很深的井旁圍了一圈護欄。
針對許小姐等游客的擔憂,張主任說,他們將盡快對警示標志重新設(shè)置,爭取設(shè)置得更明顯。另一方面也考慮在合適的地方多密植灌木,以起到提醒作用,同時在就近的辦公室、保安亭內(nèi)放救生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