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专区天堂成人AV_超碰国产天天做天天爽_国产亚洲特黄无码另类_国产伦人伦偷精品视频

注冊
閩南網(wǎng) > 泉州 > 泉州新聞 > 正文

我的百年元宵記憶:瞰百年兩端 新生舊歲憶元宵

來源:閩南網(wǎng) 2016-02-23 09:24 http://m.vtrackmedia.com/ 海峽都市報電子版

  閩南網(wǎng)2月23日訊 咱師徒四人循著愉悅的心情,聽了場特別的故事——百年兩端的元宵記憶,時間軸上,一邊是00后,一邊是耄耋老者。他們中,有初一的雙胞胎學生,有文化工作者,拋開身份不說,新生與舊歲,又都有自己的元宵記憶。

  百年記憶,記憶百年,元宵是光陰里流淌的一個年節(jié)符。歲月,是一場有去無回的旅行,不知不覺中,元宵過完了,年也就慢慢走遠了,咱師徒四人的元宵嬉游也畫上了句號。

  也正因為元宵,感謝這天上到人間的“相遇”,感謝聽故事的你。

1983年春節(jié)后,第三屆電影金雞獎在鼓浪嶼評選,著名電影評論家鐘惦棐(左一)、文化部副部長司徒慧敏、演員王心剛、秦怡等組成評委團(資料圖)

1983年春節(jié)后,第三屆電影金雞獎在鼓浪嶼評選,著名電影評論家鐘惦棐(左一)、文化部副部長司徒慧敏、演員王心剛、秦怡等組成評委團(資料圖)

  “第三屆電影金雞獎評委,一起去泉州觀燈”

  講述人:郭坤聰

  出生時間:1937年

  廈門市民俗專家、文史專家

元宵記憶 (1)


  我年輕時做記者,跑遍廈門大街小巷。

  1983年春節(jié)后,第三屆電影金雞獎在鼓浪嶼評選,著名電影評論家鐘惦棐(左一)、文化部副部長司徒慧敏、演員王心剛、秦怡等組成評委團。評選間隙,這些名人一起去泉州觀元宵燈,我時任廈門廣播電臺記者,為他們拍下此照。電影劇作家葉楠離開廈門前,給我留字紀念,寫道:“閩南行,不忘古泉州,唐寺宋舟元宵燈。閩南行,不忘錦廈門,海藍島翠大洋風。”

  元宵當天,基本都是吃湯圓,記得少時,家里來了客人也是吃湯圓。小孩最開心的則是晚上,手拿走馬燈,走街串巷。當時,在臺光街,今中華電影院對面的山水城一帶,一條巷子都是紙糊手工藝人,喪喜事用品都在這。而更多的手工燈籠則在二十四崎可以尋到,今大中路和大同路之間的小巷,那里基本可以買到所有與節(jié)日有關(guān)的東西,如年畫、年歷,俗稱“燈市”。不過,上世紀80年代開始,這兩個地方的手工燈籠都漸漸消失了。

  以前,過節(jié)很有情味,現(xiàn)在少了。

  以前,手藝人燈籠有個性特色,而且逛燈有參與感?,F(xiàn)在,雖然燈越做越漂亮,越做越大,而且有了些科技因素,但都是大家擠在一個地方觀賞燈拍照。“以前逛街就是逛燈展,公廟、大街小巷都有掛燈,處處有節(jié)日氣氛。”

  現(xiàn)在的小走馬路,曾孕育了廈門最早謎社——萃薪謎社。當時,書法家柯伯行、圖書館館長李禧等十幾位文人雅士聚集在此,像個沙龍一樣討論燈謎,并將燈謎放在公廟等人多的地方。小走馬路上的榕林別墅,也是文人雅士聚居地,也出過不少燈謎。以前,燈謎可謂是文化人的游戲。現(xiàn)在,燈謎少了以前的書香氣。

  講述人:陳梅生

  國家二級作曲家

  出生時間:1922年

元宵記憶


  “閩首部對外發(fā)行影片,講泉州人鬧元宵,我作曲”

  今年央視春晚、元宵晚會,都有泉州元素,是喜事。不過,琳瑯滿目的泉州人鬧新春元素,在那么短的時間難以完整展示,有點兒可惜。

  你知道嗎?新中國成立以來,福建省拍攝的第一部得到國家批準,向國外發(fā)行的影片,名字叫做《元宵樂》。這部影片1979年由福建電影制片廠拍攝,最后播出時長20多分鐘,反映的是粉碎“四人幫”之后,泉州人又開始恢復(fù)鬧元宵的習俗。這也是泉州人為獻禮新中國成立30周年,拍攝的首部民間文藝活動的大型彩色藝術(shù)紀錄片。我為這部紀錄片擔任作曲,當時這部電影在北京審片,深得中央電影局的好評,所以我至今印象深刻。

  片頭《元宵樂》三字在電影屏幕上放映出,音樂第一主題在19.5秒中同步揭開節(jié)日熱鬧歡騰的景象。隨后出現(xiàn)泉州街頭買花燈、賣花燈的熙熙攘攘的人群。華燈初上,熱鬧的商鋪人家,五彩斑斕的花燈,參差錯落地在微風中閃耀搖擺。華麗悠揚的音樂第二主題中,增添了節(jié)日的氣氛。蹦蹦跳跳的孩子們提著圓瓜燈、舉著大公雞燈、拖著大白兔燈、青獅燈,還有放煙花的人,東一伙西一群地嬉戲。為了表達歡快的鬧元宵氣氛,在音樂前后以曲笛、短笛分別吹奏,從音色、音高、移調(diào)、速度等加強對比,讓氣氛更加活躍。

  我用風趣詼諧而優(yōu)美的音調(diào),刻畫農(nóng)村阿婆巧手梳妝打扮,結(jié)伴趕車進城賞燈,表現(xiàn)她一路上的心情。

  當時,拍攝制作這部紀錄片花費不少精力,大家工作到深夜,也只是吃了一小碗點心暖暖身體而已。這部紀錄片在全國電影院線播映,在海內(nèi)外影響不小。在《元宵樂》的基礎(chǔ)上,1982年又制作了一部向國內(nèi)外發(fā)行的影片《福建風光》。也是我擔任作曲,主題歌名字叫做《鯉城有知音》,其中也有不少泉州元素。

  講述人:李元康、李元凱(雙胞胎)

  出生時間:2003年7月

  晉江初一學生

李元康(左,哥哥)和李元凱,至今還保留著當年的鼠形花燈

李元康(左,哥哥)和李元凱,至今還保留著當年的鼠形花燈


  “一盞花燈,一份團圓”

  花燈代表著團圓,代表著吉祥如意,不管在哪,元宵節(jié)看到花燈,總能讓人想到家的溫暖。

  小時候,外婆經(jīng)常帶我們?nèi)ト莸耐馓婺讣彝妗?/p>

  而去外太祖母家,要經(jīng)過威遠樓和開元寺,那里,是老泉州最熱鬧的地方。

  2008年的元宵節(jié),外婆又帶著我們?nèi)チ送馓婺讣?。那一天,天還沒黑,就已熱鬧非常,各種花燈把威遠樓和西街裝扮得紅紅火火,路邊還有不少攤點在賣花燈。當時,還不懂得花燈代表什么,只是覺得漂亮,還能亮,就吵著外婆買一個?,F(xiàn)在,這個老鼠形狀的花燈我們還保留著,這可是我們兄弟倆的第一個花燈。

  外婆見我們喜歡花燈,就給我們講了她小時候的元宵:

  那個時候,大家拿的都是潤餅燈,用的時候往上一拉,就像風箱一樣變大了,把蠟燭粘在燈底,一點,紅彤彤的,小孩就提著花燈到處走,可神氣了。外婆說,我們兄弟倆的名字里都有一個“元”字,就是“元宵”的“元”,這讓我們對元宵更感興趣了,讀小學五年級的時候,學校要我們交手工作業(yè),我們用卡紙、鐵絲和廢布材料做了個花燈,環(huán)保又漂亮,還被老師掛出來點評。

  2014年那年元宵,奶奶生病住在泉州二院,我們一起去看她,那時候外面紅紅火火,醫(yī)院里卻很冷清,我們想,元宵一家人在一起就該有節(jié)日氣氛,就和爸爸媽媽去買了個小豬花燈,奶奶看到花燈的那一刻,笑了。(海都記者 蘭京 吳月芳 田米 陳紫玄 文/圖)

相關(guān)閱讀:
新聞 娛樂 福建 泉州 漳州 廈門
猜你喜歡:
已有0條評論
熱門評論:
頻道推薦
  • 第三屆海峽兩岸清水祖師文化交流活動在泉州
  • 惠安:泉州“阿勒泰”草地生活周啟幕 打造
  • 暮色為幕,海風作陪,來豐澤慢品濱海時光~
  • 新聞推薦
    @所有人 多項民生禮包加速落地快來查收 三峽大壩變形?專家:又有人在惡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為什么沒出現(xiàn)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線 疫情改變了哪些習慣? 呼倫貝爾現(xiàn)幻日奇觀 彩虹光帶環(huán)繞太陽
    視覺焦點
    石獅:秋風起,紫菜香 石獅:秋風起,紫菜香
    石獅環(huán)灣生態(tài)公園內(nèi)粉黛亂子草盛放 石獅環(huán)灣生態(tài)公園內(nèi)粉黛亂子草盛放
    精彩視頻
    醫(yī)解百科丨立冬進補 不是大補特補(視頻)
    醫(yī)解百科丨立冬進補 不是大補特補(視頻)
    醫(yī)解百科︱空腹不能吃柿子,是真的嗎?(視頻)
    醫(yī)解百科︱空腹不能吃柿子,是真的嗎?(視頻)
    專題推薦
    關(guān)注泉城養(yǎng)老服務(wù)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關(guān)注泉城養(yǎng)老服務(wù)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閩南網(wǎng)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xiàn)泉州在補齊養(yǎng)老事業(yè)短板,提升養(yǎng)老服

    新征程,再出發(fā)——聚焦2021年全國兩會
    2020福建高考招錄
     
    48小時點擊排行榜
    周祖翼會見塞爾維亞客人 福建艦在海南三亞正式入列 第十二屆“好記者講好故事”優(yōu)秀記者在京 廈門:“藍色引擎”驅(qū)動 海洋經(jīng)濟新動能 福州廈門上榜2026年春節(jié)旅游熱門目的地 三明市文旅經(jīng)濟產(chǎn)學研聯(lián)盟成立 琥珀沁流光 酒香漫新韻 潛水救撈有了“黑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