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臺灣網(wǎng)、平頂山市劉氏文化研究會和旺旺中時傳媒集團、臺灣劉氏宗親會總會共同主辦的2014年海峽兩岸劉氏宗親交流論壇近日在臺北舉行。兩岸姓氏歷史專家,宗親代表及政商人士約100位嘉賓參加了論壇,就劉氏的起源及發(fā)展等問題展開了深入的探討與交流。本屆論壇是為凝聚兩岸民眾的血脈親情,鏈接兩岸劉氏的宗族情誼,整合兩岸姓氏宗親團體力量,促進劉氏宗親共同發(fā)展而搭建一個全新的交流平臺。
中時電子報總編輯劉善群、中國臺灣網(wǎng)總經(jīng)理兼總編輯劉曉輝、臺北市劉氏宗親會理事長劉有駿、魯山縣劉氏文化研究會名譽主席劉濤、平頂山市劉氏文化研究會會長劉松林等出席論壇并致辭。
宗親文化是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炎黃子孫根脈相連、生生不息的歷史傳承和文化積淀。隨著兩岸交流的日益密切,兩岸宗親文化交流已經(jīng)成為兩岸文化交流的重要平臺,以祖地文化、宗親文化為紐帶的宗親交流日益廣泛和深入,突顯出宗親文化在兩岸交流中的重要作用。
劉善群在致辭中表示,“張王李趙遍地劉”,這是他第一次離自己的“姓氏”如此之近。劉姓是中華民族第四大姓,現(xiàn)如今已發(fā)展壯大至6900余萬人,兩岸劉氏同宗同源,開展劉氏宗親交流對兩岸同胞來說擁有獨特的意義。追根溯源,從古代的帝王豪杰到當代的精英才俊,在劉秀、劉邦、劉德華、劉翔這些人的身上,都能看到劉氏族人成功的影子,“我為自己能夠姓劉而感到無比自豪和驕傲。”劉善群如是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