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就職六周年剛過,民間團體便宣布“太陽花5月25日將在高雄盛開”。近期,臺“總統(tǒng)府”、“行政院”等單位連續(xù)拋出一系列數(shù)字,說明馬“政府”的政績,不過民眾仍是“無感”,甚至反感,很多人覺得臺當局只會“涂脂抹粉”。從媒體反應看,不僅偏綠的《自由時報》將馬批得一文不值,就連偏藍的《聯(lián)合報》也對時局表達不滿。民氣可用,民間團體抓住這個契機,決定在各地展開巡回行動。
他們選擇在高雄舉辦首場晚會,應有一番考量。作為臺灣政治中心的臺北,各類集會、游行繁多,特別今年3月份以來尤為密集,市民早已厭惡。前不久,導報記者在“立法院”旁邊幸福里小區(qū)墻上看到一張告示,警告那些“暴民”,如果再影響到居民正常生活,“警察不敢打,我們來打;警察不敢用水槍噴,我們來噴”。在人心思安的情況下,長期占領的“獨派”,也于5月18日從“立法院”大門外撤走。在臺北近期不便舉行大型活動的情況下,被視為“民主圣地”的高雄是個好選擇。
此外,這些民間團體的領袖包括林飛帆、陳為廷等人,也亟須鎂光燈的聚焦,如果沒有媒體的關注,他們逐漸便會被淡忘,今后在各地輪流舉辦晚會,吸納當?shù)亓α浚瓤梢孕纬伞氨榈亻_花”的氣勢,也能掌握輿論話語權,維持他們在社會上的影響力。
年底選舉一天天臨近,伴隨著太陽花在各地盛開,會形成新一波的反馬、反國民黨的浪潮,各種不實的耳語也會趁機在民間傳播,對藍營選情的沖擊,恐怕將不可避免。(記者薛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