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花學運
尤其在反服貿(mào)、反核四活動里,莫名其妙地捧出幾個所謂英雄后,造成抗爭胃口被快速養(yǎng)大,許多想揚名立萬的年輕人,紛紛起而效尤,想藉抗爭成為邁向政治舞臺的終南捷徑。于是抗爭逐漸成為“野蠻游戲”的表演場域,各種制造社會成本的戲碼,如霸占“立法院”、交通要道、捷運站等脫序行為一一出籠,受到影響最巨的臺北市民開始對抗爭深惡痛絕。
臺北市民原來還算是同情學運,因為馬英九的施政成績確實不好,而學生畢竟不是政客,社會總是站在比較寬容角度來對待。但學生在幾波抗爭中得寸進尺,尤其在犯下幾個錯誤后,社會情緒快速由同情轉向憎惡:
第一是學生在霸占“立法院”、攻占“行政院”后,竟然聚眾包圍警局,并對局長說出“暗殺”等恐嚇字眼。
第二是學生結合“臺獨”團體在反核四抗爭中包圍“立法院”,限制“立委”及助理職員的人身自由,對來往車輛阻攔、拍打、破壞,對進出人員拉扯、毆打、辱罵。
第三是學生與抗爭團體在交通尖峰時刻霸占忠孝東西路、癱瘓交通,造成臺北市民極大不便,而當有市民對此提出異議時,反遭致學生集體恐嚇、辱罵。
第四是學生霸占了社交網(wǎng)站,如臉書,對不同意見者進行辱罵圍剿,形成典型的“網(wǎng)絡霸凌”。
第五是學生糾眾包圍各地區(qū)“立委”服務處,并與服務處工作人員及附近居民發(fā)生肢體沖突。
第六是學生揚言發(fā)起“罷免‘闌尾’(‘藍委’諧音)”行動,并旋即在網(wǎng)絡上進行募款,此舉已逾越“公益勸募條例”的適法范圍,明顯違法吸金行徑,可是學生仍恣意妄為。
當學生及抗爭團體表現(xiàn)上述行為后,社會氛圍已由同情轉變成憎惡,豈料學生渾然不覺,加之自以為是,以致陸續(xù)又暴露出下列更嚴重的謬誤:
1.學生揚言在反服貿(mào)、反核四后,還要反對即將推出的“自由經(jīng)濟示范區(qū)特別條例”,但多數(shù)人并不清楚“自經(jīng)區(qū)”是什么,社會開始認清學生只是為反對而反對,再加上有幾個學生領袖表明將投入年底議員和明后年“立委”選舉,更使其徹底撕破畫皮,露出真面目。
2.馬英九母親秦厚修女士病逝,學生竟在網(wǎng)絡上對秦厚修大肆羞辱謾罵,甚至將其與軍統(tǒng)局、保密局之行為掛鉤,此舉被社會普遍認為是泯滅人性的行徑。
3.馬英九母親葬禮,馬家已言明為家祭,民進黨“立委”陳歐珀卻不請自來,大鬧靈堂,此行為在臺灣人眼中被視為豬狗不如的畜牲舉止,但學運領袖卻在網(wǎng)絡上大加支持頌揚,并攻擊對“綠委”行為不滿的公正人士。
經(jīng)過上述的變化,社會對學運已然深惡痛絕,再無丁點同情,而對年底“七合一”選戰(zhàn)更發(fā)生微妙變化。原本年底國民黨慘敗之局已定,但現(xiàn)在社會厭惡學運與其背后的民進黨,使民意支持度出現(xiàn)“藍上綠下”的逆襲局面,國民黨選情大見好轉,民進黨偷雞不著蝕把米,恐怕真失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