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中評網(wǎng)報道,有意參選臺北市長的無黨籍臺大醫(yī)師柯文哲上午表示,這次學運的發(fā)生,就是太多投資政客,他直接點名國民黨“立委”丁守中,政治人物難道可以在黨意和民意之間游走,老百姓要去思考為什么要讓這種人繼續(xù)存在。
柯文哲是在臺灣環(huán)境保護聯(lián)盟記者會后,做上述表示。
柯文哲批評,反服貿只是一根火柴,更大問題是人民意志和“政府”相反,累積過多的民怨。而太多投機的政客,政治人物難道可以在黨意和民意之間游走,老百姓要去思考為什么要讓這種政治人物存在。
民進黨16日公布臺北市長初選將采兩階段民調,第一階段黨內進行民調,第二階段納入柯文哲做民調,預計6月中整合出綠營人選。
柯文哲說,“是我要和人家合作,人家可以出價”,也要配合人家,不管情況怎樣,他盡力去做,但他也直言,時間拖太久,整合就有困難,拖到越后面越來不及。
有民調顯示在學生運動中,有意競爭臺北市長的律師顧立雄竄起,柯被邊緣化,柯文哲表示,學生運動要維持崇高性,不宜過度介入。
包括臺灣環(huán)境保護聯(lián)盟、臺灣社、客社等社團上午召開記者會,聲援林義雄將于22日展開禁食,呼吁馬“政府”停建核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