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黨主席是否還能再選“總統(tǒng)”?圍繞這個議題,挑戰(zhàn)者謝長廷與守擂者蘇貞昌,開始了2014黨魁之爭的第一輪交火。
謝長廷想選黨主席,早已是公開的秘密,他要在政治舞臺上發(fā)揮余熱,特別是想實現(xiàn)在兩岸關系上的政治抱負,黨主席是最好的平臺。不過,受制于2008敗選后退出政壇的政治承諾,以及派系力量的日漸式微,特別是黨內(nèi)第一大勢力新潮流系的濃濃敵意,謝長廷想要東山再起,不能靠猛打硬沖,只能以巧取勝。
現(xiàn)在,擺在謝長廷面前的只有一條路,就是利用好蘇蔡“兩個太陽”之間的矛盾,通過“蔡謝合作”引入蔡英文這個最大的外援,從而實現(xiàn)雙方利益的最大化。
從前一段的種種跡象看,蔡英文與謝長廷是有過政治默契的。首先由蔡英文支持謝長廷參選黨主席,把蔡英文的最大對手蘇貞昌提前拉下馬;然后由掌握黨主席政治資源的謝長廷,全力輔助蔡英文角逐2016,并為其破解兩岸政策上面臨的最大困局。如果按照這個思路運作,蔡英文與謝長廷極有可能達到雙贏。
遺憾的是,最新披露的新潮流系一個內(nèi)部共識,讓這個思路瀕臨破局。作為謝長廷的“生死大敵”,新系雖然愿意把蔡英文列為第一順位的支持者,但只要謝長廷介入進來,游戲規(guī)則卻會隨之改變,新系將轉向與蘇貞昌結盟。在新系與謝系之間,蔡英文頓時陷入兩難境地。畢竟,政治上講的是形勢比人強,一方是全面做大的黨內(nèi)第一派系,一方是夾縫中求生存的老“天王”,孰輕孰重,蔡英文的選擇空間并不大。
在這樣的尷尬形勢之下,謝長廷不得不另出奇招。正巧有意參選臺北市長的柯文哲提出,民進黨內(nèi)有意選黨主席者,應該不要參選“總統(tǒng)”。此言一出,在黨內(nèi)引發(fā)一波爭議,支持者有之,反對者有之。蘇貞昌與謝長廷也在這個問題上打起了擂臺。
選“總統(tǒng)”就不選黨主席,如果能成為黨內(nèi)主流聲音,蔡英文和蘇貞昌自然就會主動放棄明年的黨魁之爭,謝長廷的機會就真正地來了。不過,這個提法與民進黨的規(guī)章相違背,況且2012蔡英文拼“大選”的時候就是身兼黨主席,于情于理,都沒有臨時改弦更張的道理。
當然,謝長廷應該不至于以為,憑借“怪醫(yī)”柯文哲的一番“怪論”,就能把蘇貞昌徹底打倒。2014的黨魁之爭,現(xiàn)在只是剛剛拉開帷幕,各方小小地試探一下火力,真正刀刀見骨的交鋒搏殺還在后面呢。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我國成功發(fā)射通信技術試驗衛(wèi)星二十號2025-10-24
閩南網(wǎng)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xiàn)泉州在補齊養(yǎng)老事業(yè)短板,提升養(yǎng)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