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畫:林靖東
昨天下午兩點半,臺“行政院院長”江宜樺舉行臨時記者會,親自宣布“內(nèi)閣”人事調(diào)整案。
“國防部部長”高華柱請辭獲準,由“副部長”楊念祖繼任。此外,江宜樺還宣布了其他改組名單,現(xiàn)任“海軍司令”董翔龍接任“退輔會主委”,現(xiàn)任“財政部次長”曾銘宗接任“金管會主委”,“原民會副主委”林江義接任“原民會主委”,“公共工程委員會主委”由顏久榮暫代,“政務委員”陳士魁則轉任“僑委會委員長”,臺大教授馮燕接任“政務委員”。
此次人事調(diào)整僅限行政部門,總共七個單位首長異動,將于7月31日完成交接。(海峽導報駐臺記者張燕娟)
相關新聞
臺灣時事評論員陳淞山:
求穩(wěn)定,只小幅改組
陳水扁前辦公室主任、臺灣時事評論員陳淞山分析說:“這次改組有三個特點:一是迫于民情和輿論,‘國防部長’高華柱下臺,以示對洪仲丘案負政治責任。二是大多數(shù)‘部會’首長去職后,都安排由副手接替。三是先前在臺菲事件中被輿論批評的‘外交部長’林永樂并沒有下臺。從以上三點可以看出,馬‘政府’這次改組只是小幅改組,以免給外界太多接班或內(nèi)斗的想象與猜測,有利于保持團隊施政穩(wěn)定?!?/P>
陳淞山說,“工程會主委”陳振川、“原民會主委”孫大川因為重返校園,早就請辭獲準,“退輔會”因轉投資的榮電宣告破產(chǎn)引發(fā)員工抗議,領不到退休金、資遣費,“退輔會主委”曾金陵早已萌生退意,所以,“‘內(nèi)閣’早就確定要改組”。只是,因為洪仲丘下士死亡案近期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基于民意和輿論壓力,“國防部長”高華柱最后被撤換。這也是本次“內(nèi)閣”小幅改組中的最大關注點。(海峽導報記者吳生林)
臺海軍備役上校王志鵬:
“救火部長”,不必期待太高
“這次人事變動的最直接原因,就是洪仲丘案引發(fā)的政治風暴,馬英九需要一個人止血?!迸_軍備役上校王志鵬對導報記者表示,現(xiàn)在接任的人,很明確就是要當“救火部長”,想辦法為馬英九止血。
但軍界高層沒人想接“防長”一職,因為目前島內(nèi)各界對軍方極為不滿,都認為軍方檢調(diào)單位在袒護“國防部”。不管誰去接,“部長”都要在強烈的質疑中面對洪案,處境不會比高華柱好。此外,新任“防長”還要面對募兵制和軍中退輔福利改革,軍中人士很清楚里面的問題有多復雜,“這不僅是個燙手山芋,更像一個火坑”。
而在現(xiàn)在的輿論形勢下,非軍人身份的楊念祖負責處理洪案,更容易被民眾接受和信任。由于沒有軍種背景、派系牽掛等包袱,楊念祖也更容易推動接下來的軍中改革,有機會開創(chuàng)新局面。(海峽導報記者 劉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