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炮彈變菜刀
說起金門,難脫當年炮戰(zhàn)戰(zhàn)地的影子,只是那個時代的硝煙早已遠離我們。如今的金門,藍天碧水,空氣清新,環(huán)境優(yōu)美,民眾生活富足。老金門人說,金門早已從當年的戰(zhàn)地,變成了一座海上花園,昔日的炮臺坑道,成了觀光資源,就是往日打仗的炮彈,也成了金門人致富的原料。金合利鋼刀廠的老板吳增棟說得好,大陸提供原料,臺灣提供技術,金門菜刀是兩岸今日和平的寫照。
金門游·戰(zhàn)地 在獅山炮陣地 “郝柏村”問你好
昨天下午,剛走近金門獅山炮陣地入口處,只見門口兩個仿真衛(wèi)兵突然大聲叫道“你好”,不僅突如其來的聲音讓人吃驚,走近一看,衛(wèi)兵的胸牌更讓人莞爾:一個是原臺灣參謀總長“郝伯春”(郝柏村諧音),一個是原臺灣副參謀總長“馬安南”(馬安瀾諧音)。
金門的獅山炮陣地是一個剛剛開發(fā)的景點,是臺灣罕見的全坑道式榴炮陣地,以前這個炮兵連,除了炊事班和崗哨在地面,四門炮和一連兵曾經(jīng)長年駐守在坑道里??拥廊L508米,高46米,寬36米,花崗巖質(zhì)地,非常堅硬。
在阿兵哥撤走之后,金門縣去年花了2700萬,將這個地方改造成觀光景點。大門口的游客中心就是用榴彈、底火筒等建構(gòu)成,里面展示155榴炮、75山炮和8寸榴炮。最有特色的是大學生的榴炮操表演,這些都是經(jīng)過嚴格訓練的金門大學的學生。炮操表演班由七人組成,一位班長,其他分別是發(fā)射手、瞄準手、搬運手、調(diào)整手和彈種選定手。身著迷彩服,表情嚴肅,表演認真,最后發(fā)射還整出一聲巨響,十分逼真。
金門游·特色 現(xiàn)場觀賞制菜刀 20分鐘就完成
金門的菜刀在大陸可以說是赫赫有名,因為是用當年兩岸炮戰(zhàn)的廢炮彈打造的。但是金門的土里真的有那么多廢炮彈嗎?記者心里也曾經(jīng)和有些讀者一樣犯嘀咕。這次踩線團一行到了金門的金合利鋼刀廠,現(xiàn)場見證一把炮彈鋼刀的誕生過程。
金合利鋼刀廠是典型的前店后廠,車間里一堆廢炮彈與柜臺的漂亮刀具只隔一堵墻。制作鋼刀首先是切割,只見師傅吳增棟熟練地將廢炮彈切下一塊,扔進焦炭爐中煅燒數(shù)分鐘,取出在鍛造機上錘打,然后在鋼錠上劃出刀柄,再扔進爐火中煅燒,接著是淬火、打磨、拋光、開刃,整個過程約二十分鐘左右,一把鋒利的鋼刀就這樣錘煉出來。
記者問吳師傅,金門有那么多炮彈制刀嗎?吳師傅說,一顆大的炮彈可以打50多把砍刀,80余把切刀,就他家里存的炮彈原料,就可打造幾十萬把,更何況金門縣正在凈灘,每天還有百余顆炮彈出土,所以他現(xiàn)在愁的不是原料而是產(chǎn)品的多樣性。他現(xiàn)在除了做廚具用刀之外,也生產(chǎn)藝術刀和有紀念意義的小刀,銷路也很好。
金門游·民情 民眾打招呼 問還有幾瓶酒
金門導游張先生曾對記者說,在金門,親戚朋友打招呼,不是問你吃飯了沒有,而是問你床下還藏幾瓶酒。雖然帶有玩笑成分,但是金門的福利好,百姓安居樂業(yè),是事實。
一年春節(jié)、端午、中秋三節(jié),金門男女老少每人發(fā)38度大瓶高粱酒(1000ml),如果一家有幾口人,那家里可真是得安個酒窖。所以,金門酒廠也就成了金門百姓眼中的金雞母,不僅每年給當局交了40億元(新臺幣)的稅,而且金門的每位老人每月可領7000元的養(yǎng)老金。
金門縣富民也富,金門人講起話來底氣格外足,比如,臺灣當局始總以種種借口不同意建設金嶝(金門—大嶝)大橋,金門的百姓不高興地說,又不是沒有錢,如果當局覺得資金有問題,那金門可以自己建嘛。
金門游·美食 金門全牛宴 特色美味周末菜
到金門的第一天,除了金門的戰(zhàn)地風光讓踩線團眼前一亮之外,就數(shù)昨天中午在高坑牛肉館吃的全牛宴了,十幾道色香味俱全的菜一上桌,讓這些吃遍東西南北的老旅游們贊不絕口,這是金門行第一個全票通過的“金門特色”,而且踩線團還給全牛宴起了一個詼諧的名字,叫“周末菜”。
全牛宴顧名思義就是一頭牛從頭到尾都吃到了,有酥軟入味的牛雜錦,有香噴噴的煎小排,脆脆的銀牙毛肚,藥膳牛尾湯,滋補的牛鞭雞肉湯,更有臺灣有名的紅燒牛肉面,團中的不少老饕說,這是他們第一次吃到這么完整的“一頭牛”。
金門的牛肉味道特別美,除了有大片的土地讓它們自由奔跑之外,金門高粱的副產(chǎn)品高粱酒糟就是養(yǎng)牛的好飼料,這樣的牛肉當然味道特別鮮美,價格也十分合理,格外讓人垂涎。同行的業(yè)者有個好建議,可以推出金門美食游,全牛宴可以列為首選項目。
征集令
國慶長假將至,本報記者赴金門、澎湖、馬祖,為廣大讀者發(fā)回旅游親歷與體驗,為您的國慶出行提供一個有價值的參考。
即日起,讀者可向我們前方記者提出自己想了解的信息,比如旅游線路、特色小吃、著名景點等,前方記者將盡力為您回答。此外,在金馬澎旅游過的讀者還可將自己的照片和有趣的旅游故事發(fā)給本報,參加本次活動。
昨日,有讀者詢問,1980到1984年,他在廈門大學讀書時可以聽到金門飄過來的鄧麗君的歌聲,不知這個大喇叭當時裝在金門哪里。還有讀者對風獅爺很感興趣,詢問風獅爺?shù)姆N類,是干什么用的。記者今天將實地探訪,以解答疑問。
參與方式
發(fā)電子郵件,郵箱ssty@hxdsb.com
登錄海都網(wǎng),網(wǎng)址http://www.Nhaidu.com/zhuanti/hdjmp/
請附上聯(lián)系方式。特別提醒:如果您的問題,或照片和故事一經(jīng)報紙采用,將獲稿酬。(N本網(wǎng)記者 之光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