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任內首任“行政院長”劉兆玄
馬英九任內第三任“行政院長”陳沖
馬英九任內第四任“行政院長”江宜樺
二月一日,被戴上準“閣揆”桂冠的這一天,江宜樺猛然驚醒。看看時鐘,不過才六點二十分,比平常起床的時間,整整早了三十分鐘。翻了個身閉上眼,卻怎么也無法再入眠。
最新一期臺灣《天下雜志》特稿稱,讓他睡不著的,是未來扛在肩上的責任。他的任何一個決定,都可能牽動兩千三百萬人的福祉,攸關臺灣的現(xiàn)在,以及未來。
創(chuàng)下政壇三紀錄的新“閣揆”
還有緊接而來排山倒海的壓力。這一刻談組織改造、下一刻卻是年金改革,同時間還有國際經貿、臺美談判等等,千頭萬緒如同海嘯般,不斷翻涌而來。
漫長的一天中,二月一日下午三點三十五分,江宜樺接受《天下雜志》獨家專訪,“因為前一個行程稍微耽擱了,”幕僚帶著歉意說,比原訂時間遲了五分鐘。戴著鮮亮淡綠色領帶的江宜樺,隨即走到“副院長”室門口,親自迎接來客。
畢業(yè)自美國耶魯大學,原在臺大政治系任教,江宜樺在政壇已創(chuàng)下三個新紀錄。其一,最年輕的“內政部長”:二○○九年九月接手時,學者氣息濃厚、從未經過基層歷練的他,不過才四十九歲;其二,在五十三歲這一年,成為臺灣近五十年來,最年輕的“行政院長”。
其三,五年四級跳:算一算,距離他二○○八年五月“入閣”,擔任“研考會”主委,才短短五年,就因表現(xiàn)優(yōu)異四級跳。一個來自基隆暖暖的鄉(xiāng)下小孩,卻在“憲政史”上締造書生從政紀錄。
對于未來臺灣的遠景,江宜樺毫不遲疑,“臺灣有機會,也應該要成為名實相符的已開發(fā)地,讓所有人民過有品質的生活?!?/P>
對他來說,這才是真正衡量從政者,或是一個政府施政的成敗關鍵。因為身為政務官,他很清楚,“沒有人會永遠在同一位子上?!?/P>
對多數(shù)人來說,江宜樺可能是個“熟悉的陌生人”。翻開建國中學三十一屆的畢業(yè)紀念冊,準“閣揆”江宜樺和新北市長朱立倫的大頭照,就一左一右并排在一起,曾代課教過兩人的高中老師陳美儒,回想三十年前的往事,形容江宜樺“表現(xiàn)普通”。
看似普通的江宜樺,日后卻有絲毫不普通的人生際遇。更因為他溫文儒雅的外型、條理分明的談吐,和凡事務實研究的個性,而有“小馬英九”封號,被外界視為馬英九的“欽點”接班人,未來更有可能形成和老同學朱立倫對峙的局面。
事實上,研究德國政治理論家漢娜.鄂蘭政治思想的江宜樺,一直被視為自由派學者,他在二○一二年放棄臺大教職,接受“行政院副院長”一職,其實有跡可循。
“國中”時夢想當“總統(tǒng)”
“國中”時的江宜樺,曾寫下“我的夢想”是要當“總統(tǒng)”。日后雖然轉向當老師,但他從未忘記“服務眾人”的職志,連碩士論文寫的都是《政治、行動、與判斷—漢娜.鄂蘭政治思想之研究》,更在機會到來時,積極參與、實踐政治。
在學者時期,他曾經說過,知識份子無刀無槍卻有筆,筆力萬鈞,能做的事情很多。如今他擁有的是比筆更有力的“權力”。
但更令人好奇的是,他憑什么能在短時間內竄起?
受到馬英九賞識的江宜樺,并不是不知道外界給他“小馬英九”的封號。對于這個說法,江宜樺先反問,“你能不能告訴我,你覺得像在哪里?”
靜默聽完解釋,“我現(xiàn)在不回答這問題,也許一段時間或是等我從政生涯告一段落,大家再來看一看,”他說,“也許你講的會成立,也許不會。”
個性沉穩(wěn),對外界揣測從不辯駁的江宜樺,過去在不少具爭議性的社會議題時,都能安穩(wěn)過關。從“研考會”的政府組織改造、“總統(tǒng)”政見考核,到“內政部”時修改“土地五法”、成立色情專區(qū)、社會救助法修法等。
以最近的年金改革來說,從接手“行政院”年金改革小組召集人,過去對理財概念完全空白的他,先以一個月時間,像個研究生般從無到有,從最基礎的ABC學起,包括勞保怎么算、勞退是什么?從歷史脈絡到制度設計精神都研究。
“他愿意傾聽,沒有僚氣,更沒有官架子,”關注年金制度改革,稅改聯(lián)盟召集人王榮璋回憶。
王榮璋和“勞陣”秘書長孫友聯(lián)等三人,之前受邀到“行政院”,在和江宜樺會談的一百分鐘內,江宜樺始終像個學生般,邊聆聽、邊抄筆記,卻不多話。即使在全臺廣開一二四場座談會,討論年金制度的過程中,不斷遭受抨擊和質疑,他還是像個船長般,安穩(wěn)將船靠岸,如期端出年金改革規(guī)劃案。
因為他不僅溝通,還懂得運用策略。地方座談會上,他全程用閩南語說明來意,碰上關廠歇業(yè)勞工在外面拉白布條,會場內同樣炮火四射,有人甚至沖到臺前對他怒吼,舉起拳頭做勢打人,也沒嚇到他。
除了和勞工座談,他也去參與軍公教座談會,了解不同族群的訴求和心聲?!白畲笫斋@是對年金的‘主人’,他們所關心和擔心的,都能充分了解,”他說,這樣就把現(xiàn)實面應該要考量的因素,慢慢都吸收,據(jù)以做判斷。
他也很會用數(shù)字和圖表。鏡頭轉到上月三十日的“行政院”記者會,坐在臺上的江宜樺,以二十六頁資料、十四個表格,就把他在一百天中,規(guī)劃出來的年金改革方向,說得清清楚楚。
“我們分析很多數(shù)字,也創(chuàng)造很多總表,”他說。擺在“副院長”辦公室桌上的,是一疊又一疊的資料,整整齊齊,卻又幾乎占據(jù)桌面所有空間。即使一年多前才因為視網(wǎng)膜剝離而開過刀,但他仍是每份資料、每張表格都細細看過。
“立委”眼中難纏的對手
在“立法委員”眼中,他是個難纏的對手,個性看似溫和,必要時卻很強勢?!昂芏嗳苏J為,打在他身上好像打在棉花一樣,”一位“國會”黨團高層描述,主要是他沉得住氣,任何事都研究徹底、也能耐心說明,不容易被激怒,很難挑起火花。
但相對來說,要扭轉他的觀念也很難,“因為他來說明前早就想過,除非你能說服他,”黨團高層說。也因此,不少跟江宜樺交過手的人,都形容他“很固執(zhí)”,也有人擔心,這樣的行事作風,在升任“閣揆”后并不討好。
一位政府高層觀察,他沒有政治人該有的身段軟和手腕強,該軟就軟、該硬就硬、該給就給。從好的角度是沒有包袱、較能實事求是。但從政治角度,卻可能陷入誤踩地雷的危險。
另一方面,雖然曾經擔任過“內政部長”,“但他對地方生態(tài)運作相對較不熟悉,和“立委”也沒有交集,”官員認為,這部份都是新“閣揆”將來必須要克服之處,畢竟“行政院長”必須綜觀全局,而不只是在臺北指揮。
兒子是上天給的禮物
卸下公務后的江宜樺,是個極其“普通”而戀家的父親。在“副院長”辦公桌后的長柜上,擺著十幾張老舊泛黃的照片,一張又一張猶如江宜樺的人生軌跡。而最顯眼的,是他的一雙兒女,從抱在懷里的嬰兒,到依偎在父親身邊,身型瘦高的少男少女。
在他看似一帆風順的背后,也有不為人知的滄桑。在臺大就學時屢次拿書卷獎的江宜樺,帶著在臺大三民主義研究社認識的太太李淑珍,到美國耶魯大學攻讀博士后返臺教書,卻在兒子三歲念幼稚園時,發(fā)現(xiàn)他罹患輕度自閉癥。
他曾經描述兒子,“這個孩子是上天給我的禮物,我的心中只有感謝。”因為多年和兒子朝夕相處,兒子就如同一面鏡子,讓他從鏡子里看到自己的缺點,也學習去寬容那些跟不上的人,培養(yǎng)出過去沒有的耐心,即使面對復雜的人事,都只會當成是試煉。
在“內政部長”任內,他大方和外界分享經驗,也公開參與“愛奇兒”游行活動,呼吁社會用愛心關懷自閉兒?!跋鄬χ?,很多名人政要,都不愿意把孩子帶出來,”臺北市自閉兒社會福利基金會執(zhí)行長柯白珊說。
今年,他的兒子即將從大學畢業(yè)?!八呀浂?、四歲了,不過偶爾還是會有情緒問題,”江宜樺說時一派輕松,跟所有父親一樣,眼神卻是溫柔的。
而他上任最重要的一役—年金改革,全力要照料的,是軍公教以及勞工等千萬人的退休金。
他能否從船長成為領航的艦長?這絕對是場不能敗的戰(zhàn)爭。
【相關分析】
馬團隊集合:“國師”劉兆玄暗中操盤
劉兆玄雖早就離開“行政院”團隊,但仍深受馬英九倚重,很多事情馬英九還是會咨詢他的意見。江宜樺出任“閣揆”,真正影響的,將是國民黨內部二○一六年的接班順序。
“行政院”在農歷年前進行改組,“副院長”江宜樺搭直升機出任“院長”,遺缺由“交通部長”毛治國接任,跌破眾人眼鏡。一連串“內閣”改組內幕起起落落,高潮迭起?!把胄小笨偛么笪恢畱?zhàn),政治角力高手過招。前“行政院長”劉兆玄也插一腳,背后操刀痕跡斑斑。而江宜樺未上任,就先拿出魄力堅持換掉“經建會”主委尹啟銘。
《新新聞》周刊“封面故事”上上期獨家報導“內閣”改組新聞,一天后“總統(tǒng)府”發(fā)布新聞稿證實,這期將揭露更多“組閣”內幕,一探究竟。
這波“內閣”改組最受矚目、爭議最大的是財經“內閣”人事。新任“副院長”毛治國的專業(yè)在交通工程系統(tǒng),外界質疑他是否能補江宜樺不足,真能拚經濟。加上新任“經濟部長”張家祝專業(yè)在交通運輸,被認為也是“學非所用”,新任“經建會”主委管中閔離財經實務又有段距離,而使“江內閣”被認為不是為了拚經濟而改組,只是集合“馬家班”進行人事大搬風。
不過,根據(jù)參與“內閣”改組人士指出,馬當局的思維改變了,過去幾年由財經界人士出任“副院長”一職,經濟也沒有拚出什么成績來,不只六三三跳票,連規(guī)劃經濟藍圖、研擬發(fā)展策略的財經首長,無一不被批得體無完膚,因此,這次“內閣”改組,馬英九認為與其都要挨罵,不如找來團隊默契十足、并且有執(zhí)行力及頭腦清晰的官員,來執(zhí)行經濟政策,會比用財經界出身的人適合。
找不到愿意來“跳火坑”的財經企業(yè)人士當然是重要原因,但洗刷馬英九“無能”的歷史定位更是當務之急。
其中毛治國在“交通部長”任內,桃園機場狀況無數(shù),有如“國門之恥”,卻獨得馬英九無比信任,早在去年十月“交通部”里就傳出他即將高升“副院長”。有一說是毛治國太太和第一夫人周美青是同學的關系,加上他與前“行政院長”劉兆玄關系良好,有劉兆玄推薦而被馬英九破例拔擢為“副院長”。
黨政高層解釋,毛治國是“廣義的財經人士”,尤其桃園航空城等重大工程如果能如期推動,有助臺灣經濟起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