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天文館位于浦東新區(qū)臨港大道、環(huán)湖北三路口,距離軌道交通16號線滴水湖站約700米,總用地面積58602平方米,總建筑面積38164平方米,包括一幢主體建筑以及魔力太陽塔、青少年觀測基地、大眾天文臺、餐廳等附屬建筑,土建投資約5.28億元。
建成后的上海天文館有哪些展示內(nèi)容?上海天文館建設指揮部展示部部長林清介紹,該館展示主題是“連接人和宇宙”,主展區(qū)分為“家園”“宇宙”“征程”3個展區(qū):“家園”展區(qū)圍繞我們熟悉的星空、太陽、地球、月球徐徐展開,帶領觀眾“漫步”太陽系、“穿越”銀河系;“宇宙”展區(qū)從時空、光、引力、元素和生命5個角度全景呈現(xiàn)宇宙奇妙現(xiàn)象,揭示天體演化及運行的機理;“征程”展區(qū)呈現(xiàn)人類探索宇宙的偉大歷程以及對未來的美好憧憬,啟發(fā)觀眾的思考和感悟。根據(jù)建筑特點,主展區(qū)位于螺旋形的主體建筑;在其他區(qū)域,設有“中華問天”、“行星樂園”兒童展區(qū)、超高清多功能球幕影院、“航向火星”等特色展區(qū)。林清說,天象廳是重點展項之一,將在一個直徑18米的穹頂上,模擬浩瀚星空。“雖然很多人對星座感興趣,但從沒見過。在天象廳里,你就能看到各個星座和壯美的銀河。”
體驗項目也是上海天文館的一大亮點。大眾天文臺將配備大口徑天文望遠鏡,讓觀眾觀測各種天體。流星雨等天象來臨時,中小學生可結(jié)伴到臨港觀賞,夜里住在青少年觀測基地。魔力太陽塔通過創(chuàng)新性設計,利用定天鏡,將射入的太陽光按不同波段呈現(xiàn)在人們眼前。太陽爆發(fā)耀斑、黑子等活動時,觀眾就能在這座高約20米的塔內(nèi)觀測到它們。
耗資約6億,38164平方米建筑面積
全球最大的天文館要落戶上海了

全世界大大小小的天文館約有4000多座,但在中國稱得上這個名號的卻屈指可數(shù)。
唯一的一座綜合性大型天文館在北京?,F(xiàn)在,上海的愛好天文的朋友有福了,可以一睹銀河的全貌。
因為,全球最大的天文館要落戶上海了。
網(wǎng)上的圖片一曝光,就引起熱議——有的網(wǎng)友說這個天文館的造型像指甲刀、牛油果甚至是摩托羅拉翻蓋手機。

天文館位于上海臨港新區(qū),在去年11月動工,現(xiàn)已初具雛形。計劃今年底建筑結(jié)構(gòu)封頂,總建筑面積38164平方米,土建投資約6億元。
預計將在2020年建成開放,它將成為全球建筑面積最大的天文館。
未來在這里,人們將能夠通過儀器設備和模擬體驗真正看清星空真實的樣子。
天文館藏著的 “萬有引力”
上海天文館的靈感來自“三體”——我們最熟悉的太陽、地球和月球。
“這個設計方案讓人一看就認出是天文館。” 說起選中現(xiàn)在設計方案的原因,上海天文館建設指揮部展示部部長林清這樣回答。

主體建筑是三個明顯的圓形構(gòu)成“三體”結(jié)構(gòu)。而橢圓形的建筑形態(tài)則構(gòu)成天體運行軌道,與三個天體一同詮釋了天體運行的基本規(guī)律,暗示著“萬有引力”這一神奇自然力。
場館由美國ennead建筑事務所和上?,F(xiàn)代建筑設計院聯(lián)合設計,主創(chuàng)建筑師為ennead的合伙人之一,Thomas Wong。

他曾獲得康奈爾建筑學學士及碩士學位,是美國建筑師協(xié)會(AIA)會員。
他們先設置了3個圓形球體,之后假想一顆衛(wèi)星的運動軌跡,在球體外運行,最終形成天文館的建筑造型。

其實最終建筑方案是在美國的“三球”和法國的“撞擊”中選擇的。
美國方案的建筑結(jié)構(gòu)體現(xiàn)了地球、月亮和太陽三者間的軌道關系。而法國方案則設計成小行星撞擊地球的“事故現(xiàn)場”,星球碰撞,金光四射,用來告知大眾:看似遙不可及的宇宙事件其實離我們并不遠。

“我們把兩套方案給專家和普通市民看,大多數(shù)人都選擇了‘三球’。”
和“撞擊”相比,擁有流暢弧線設計的“三球”顯得更有宇宙感。
3個主要的圓球分別被布置為——倒置穹頂、圓洞天窗和球幕影院。這一特別的設計也令建筑本身成了一臺天文儀器。

天文館的主入口是一個圓洞天窗,運用了懸挑結(jié)構(gòu)。

隨著太陽的東升西落,天窗投射在地面的光束也會緩慢移動,不斷變化,猶如日晷一般。

最有趣的是,地面上繪制了時間刻度,人們猶如置身于一個巨大的時鐘??梢酝ㄟ^這個奇妙設置了解進館和離館的時間。
建筑的最高處是一個倒扣穹頂,當觀眾參觀完主展區(qū)來到這里,猶如置身碗底,放眼望去滿目夜空,更加美麗。

倒置穹頂?shù)淖叩烙蟹浅G擅畹脑O計,它的南北向設置恰好標注了上海天文館的子午線,指明了正南和正北方向。

“三球”中的球幕影院設計最為奇妙,大家可在此看到立體顯示的,復雜天體運動。
而它的直徑設為23米也是暗藏玄機。因為天文館附近有處人工湖,叫滴水湖,直徑約為25000米。
若把滴水湖比作太陽,球幕影院則是等比例縮小的地球。
這一玄妙的設計暗示了太陽和地球的大小關系。

而天文館外的綠化帶也被設計成4條弧線形的步道,從建筑向外自然延伸出去,象征銀河系旋臂。
之后這里會種植不同季節(jié)盛開的花卉,四季更替盛放,非常壯觀。

“在都市的孩子,有幾個看過銀河?”
為了彌補都市人看星的愿望 ,建成后的上海天文館將提供“觀星”服務。
天文館的觀測基地、大眾天文臺等部分設施也會在夜晚向特定觀眾開放,天文愛好者可在這里看“銀河”、看“星座”。孩子們可以在講解員指導下觀測星空。

還有普及天文教育的青少年觀測基地。最令人驚喜是魔力太陽塔的設立,這是國內(nèi)首次將“專業(yè)級”觀測設施建在科普場館內(nèi)。
未來這里將放置400毫米口徑塔式太陽望遠鏡。大家在白天也能觀測太陽。
其實很多人記憶中,上海是有天文臺的,位于松江佘山。
那么新建的上海天文館跟佘山的天文臺有何區(qū)別?經(jīng)解釋,天文臺主攻科研,天文館以科普為主。

在主展館里的設施構(gòu)建也更偏“大眾化”——“家園”、“宇宙”、“征程”三個展區(qū)
“家園”展區(qū),帶領觀眾漫步太陽系、銀河系。
最令天文迷驚喜的是,這里計劃建設直徑18米的光學天象廳,可以看到真實的自然星空,天象變化。

而“宇宙”展區(qū)則將全景呈現(xiàn)宇宙的奇妙現(xiàn)象,帶領大家探索天體運行的魅力。

“征程”展區(qū)則將呈現(xiàn)人類是探索宇宙的偉大征程。
上海天文館還獲得了隕石獵人、國際隕石學會會員張勃捐贈的4塊珍貴的隕石標本。
有一塊是今年8月24日降落我國青海省果洛州班瑪縣的目擊班瑪石隕石,這是本年度最新鮮的目擊隕石,也是民間少有的幾塊班瑪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