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仙永二次捐獻造血干細胞,妻子陪伴在身邊支持照顧
2014年8月11日,37歲的他義無反顧地第一次捐獻造血干細胞,救助千里之外素不相識的17歲湖南衡陽籍白血病小伙;2016年4月28日,當得知湖南小伙病情復發(fā),需要淋巴細胞來穩(wěn)固病情時,他二話不說再次捐獻,成為我省第4例“二次捐獻”者。
他,就是莆田南日島上一位平凡而又充滿正能量的中學教師——黃仙永。兩周前,在福建省腫瘤醫(yī)院完成第二次捐獻后,他立即趕回學校,堅守在三尺講臺上繼續(xù)為畢業(yè)班的孩子們上課。
千里有愛 挽救了一個孩子的生命
39歲的黃仙永,海島執(zhí)教17年,今年他還擔任了南日中學初三畢業(yè)班語文老師。熱心公益事業(yè)的他,經常組織學校老師參加無償獻血活動。2009年2月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參加無償獻血并留樣中華骨髓庫。2014年4月,當得知自己與17歲湖南衡陽籍白血病小伙配型成功,黃仙永當即答應伸出援手。
“很幸運,自己能與那個孩子配對成功。”黃仙永告訴記者,身為兩個孩子的父親,他深知一個孩子對一個家庭的重要性,“可以挽救一個孩子的生命,我愿意,更何況捐獻造血干細胞對自己也沒多大損害。”
為了更好地配對,黃老師當時還制定了鍛煉以及
忌口計劃。南日島上最不缺的就是海鮮,但對于海鮮、動物內臟、火鍋、啤酒等會引起體內嘌呤含量升高的食物,他都忌口了。這也不吃,那也不吃,黃老師被朋友戲稱為“八戒”。
當年8月份,在妻子的鼓勵支持下,黃仙永成功完成捐獻。一年多來,他十分牽掛湖南小伙子的健康。
二次捐獻為“親人”幫到底
今年3月,消息傳來,湖南小伙子再次出現(xiàn)了抵抗力降低的現(xiàn)象,病情隨時可能復發(fā),需要再次輸注造血淋巴細胞,以鞏固治療效果,提高免疫力。這一次,黃老師仍然選擇了捐獻。
“幫人幫到底,孩子跟健康就差一步,不幫忙于心不忍。”黃老師坦言道,盡管素未謀面,但感覺很奇妙,仿佛與這個孩子有血緣關系,就像親人一樣,“親人有難,能不幫嗎?”
4月28日,在妻子的陪伴下,黃老師再次來到福建省腫瘤醫(yī)院。4小時內,黃老師完成了淋巴細胞采集。一結束,身為初三畢業(yè)班班主任的他,迫不及待想要回到課堂中,他說,“不能因為我的私事而耽誤學生們的學業(yè)。”
如今,黃仙永已經投入到繁忙的畢業(yè)班工作中。學校家人的支持,令他倍感珍惜。他的人格魅力,也激發(fā)和觸動著班里的孩子發(fā)奮學習。“能夠做到這一步,家里的支持很重要!”黃老師說道,一邊懷著對家人和學校的感恩,一邊也對千里之外的“親人”送上真心的祝福,“希望你能早點好起來!加油!”(海都記者 黃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