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的自然村道路水泥硬化、農田用水等問題,吳超經過反復思索,采取了農村一事一議的辦法,征求黨員意見,爭取項目資金修建了水渠、機耕路。這些“民心工程”的順利進行,為村民辦好了實事,許多原本不理解的村民慢慢地轉變了觀念,也開始參與進來。
在吳超和村兩委干部的帶領下,通過全體村民的不懈努力,2013年閩清縣和云龍鄉(xiāng)把后垅村列入美麗鄉(xiāng)村示范點建設。緊接著,吳超進一步團結村兩委和村內黨員,立足當地區(qū)域、資源和文化底蘊等優(yōu)勢,打造綠色走廊,克服種種困難建立起京福高速云龍段沿線景觀綠化180多畝,開啟了美麗閩清的大門。
如今,走進后垅村,青山綠水間,秀美的田園風光與現代化新農村景象立刻呈現在人們的眼前:白墻灰瓦的古宅,干凈整潔的道路,清澈的小溪,四季常鮮的瓜果蔬菜,還有近萬平方米的村民廣場,時尚新潮的咖啡館……
為了做好休閑觀光農業(yè),后垅村還與幾家專業(yè)的旅行社合作,相繼開發(fā)了“親子教育”和“知青下鄉(xiāng)”等活動,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尤其到了雙休日,眾多游客來到后垅村,在欣賞當地田園風光,體驗農家風情的同時,給村民帶來越來越多的增收致富途徑。這使得原來外出務工經商的村民回到了村里,為后垅村今后的發(fā)展提供了進一步支撐。
從上任之初起,吳超還根據村情,積極引導農民種植西紅柿、茄子、紅芽芋等特色蔬菜,幫助村民引進推廣農業(yè)“五新”項目,組建果蔬營銷。在他的帶領之下,后垅村成了以西紅柿為主的福州蔬菜基地和橄欖、油茶的林果之鄉(xiāng)。
經過短短幾年的發(fā)展,村民們收入增加了,舊村貌也換了新顏,后垅村成為遠近聞名的特色農業(yè)和鄉(xiāng)村旅游“明星村”,年初還成功躋身“全省最美休閑鄉(xiāng)村”行列。“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和村干部,無論村子今后如何發(fā)展,我們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讓村民更加富裕,居住環(huán)境更加舒適,生活更加幸福。”吳超說。(記者 王永臣 文/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