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一天你突然接到銀行電話,讓你為一張自己從未辦過的信用卡還款,那么你多半遇到“幽靈”信用卡了。所謂“幽靈”信用卡,就是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自己名下多出了一張或幾張信用卡。
隨著“3·15”到來,第三方理財機構和榕城銀行發(fā)布了“3·15”消費提示,“被辦卡”和盜刷成為今年焦點。
“幽靈”信用卡從何而來?個人信息泄露是關鍵
“幽靈”信用卡從何而來?第三方理財監(jiān)測平臺銀率網信用卡組分析師華明告訴記者,一是消費者對個人信息保管不善,目前個人信息泄露案件頻發(fā),不少非法機構打著能代辦大額信用卡的名義,讓消費者提供身份信息,很多通過正規(guī)渠道辦卡被拒或對額度不滿意的消費者,輕易相信這些非法機構,將自己的重要信息泄露了出去,導致被冒名開卡。其次,可能是銀行員工為達到考核目標泄露用戶信息。
如何避免“被辦卡”?身份證復印件可注明用途
面對“被辦卡”的風險,市民不要相信任何宣傳能代辦信用卡的廣告,并對個人信息嚴格保密,尤其是身份證照片、復印件等重要信息。
福建閩君律師事務所律師卓文彬建議說,今后市民對外提供身份證復印件時,可以在復印件上簽字并注明“僅限某某事務使用一次”等,標注越細越好,但不要遮住身份證號和姓名。最好用藍色圓珠筆,部分筆畫與身份證上的字要有交叉或接觸,通常寫三行,每一行后面一定要畫上橫線,以免被偷加其他文字,防止留存單位或個人重新復印以作他用。丟棄使用過的復印件時,應先將其撕毀,盡可能不要讓他人或中介機構拿自己的身份資料代辦事務。
銀行方面也要嚴格管理本銀行申請資料的安全,堵住用戶信息泄露的口子。
遇到盜刷怎么辦?可只還10%最低還款額
榕城銀行提醒說,一旦發(fā)現(xiàn)銀行卡被盜刷,市民應立刻前往附近的ATM機取款,以證明“卡未離身”,即銀行卡當時正由自己保管,隨后辦理掛失手續(xù),前往銀行獲取消費明細并及時報警。
目前,卡被盜刷后,大部分銀行的做法是要求持卡人報案,如果不想承擔盜刷損失,持卡人需要向銀行提供非本人刷卡的證明。此外,由于我國法律和征信體系不健全,很多銀行要求在未破案前持卡人先對盜刷金額買單。如果持卡人擔心銀行不作為不愿全額還款,可以只償還10%的最低還款額,以免影響個人征信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