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wǎng)1月24日訊 最近,福州氣溫驟降,50多歲的林依伯蹬著自行車,在寒風中咬牙撐了半小時,次日半邊臉竟癱了。昨日,記者從福州多家醫(yī)院了解到,近日,面癱的病人增多。福州市第一醫(yī)院針灸科主任戴永輝說,大多是感染了病毒,加上冷風刺激引起的。
前兩天,林依伯早起刷牙,漱口水從嘴角流出來,自己控制不了,他一照鏡子,發(fā)現(xiàn)嘴角有點歪。吃飯時,嘴越來越歪,咬東西總咬不到,眼睛也閉不攏,他嚇壞了,趕緊到福州市一醫(yī)院就診。戴主任一問,依伯的舌頭不會麻,腦部、中樞神經(jīng)也沒病變,只是喉嚨有點紅,嘴角長了好幾個皰疹,有的已經(jīng)破潰,她推斷,依伯可能是受寒引起了面癱。
依伯這才想起,前些天,他有點感冒,嘴角長了皰疹,但他沒在意,只喝了幾包沖劑。前一天,他下班比較晚,沒戴圍巾、帽子,只裹著一件外套,騎電動車回家路上,風直往脖子里鉆,到家后手腳十分冰涼。半夜,他隱約覺得耳后痛,次日嘴就歪了。
戴主任說,面神經(jīng)是從耳后的乳突處發(fā)出的,像蜘蛛網(wǎng)一樣分布開來,依伯感冒后,又吹了寒風,刺激到耳后面神經(jīng),才導致面癱。她安慰依伯,面癱的治愈率較高,用藥后,結合針灸理療,多數(shù)人半個月就能恢復。
她提醒,受風寒后容易面癱,輕者可自愈,重者可能留下后遺癥,嚴重的復發(fā)幾率大,更要小心防風寒,外出可戴帽子、圍披肩,避免脖子和耳后受涼,尤其是坐長途汽車,不要長時間開車窗吹涼風。盡量不要晚上洗頭,若洗頭,要用熱風吹干頭發(fā)。如果突然感覺耳后高出周圍一塊的骨頭隱隱作痛,應盡快就診。(海都記者 陳燕燕 實習生 周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