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書店回歸商圈 實體書店西西弗首駐福州
福州實體書店或將邁入“3.0時代”:根據不同客群的閱讀喜好,朝“個性化定制”方向發(fā)展

大夢書屋鼓嶺店

西西弗福州泰禾店開業(yè)
著名實體書店西西弗落戶福州東二環(huán)泰禾廣場,于昨日正式開業(yè)。此前,西西弗福建首店于12月初在廈門SM廣場開業(yè)。
作為福建本土品牌,今年在福州文化圈聲名鵲起的大夢書屋也在加快布局。大夢書屋項目總負責人李義告訴東南快報記者,大夢書屋大學城店已在籌備。
在實體書店風雨飄搖的大背景下,一邊在日漸凋零,一邊卻在加速擴張,福州實體書店是否會迎來重新洗牌的市場格局?金偉竹用“書店的3.0時代”描述對未來書店的定位。
繁華商圈中的西西弗書店:
將為讀者定制個性化服務,打造O2O互動體驗
西西弗書店始創(chuàng)于貴州遵義,其名字來源于希臘神話人物西西弗斯,創(chuàng)辦至今已有23年歷史。據金偉竹介紹,2015年,西西弗在全國擴張了20家連鎖店,這個數量超過西西弗過去20年來的開店總數。西西弗目前已覆蓋上海、深圳、杭州、武漢、貴州等城市,西西弗福州泰禾店成為其第39家連鎖店。明年,西西弗還將加速開店步伐,福州、廈門仍有布點,西西弗在福州的第二家連鎖店或于明年落戶萬象城。
民營書店通常難以承受高昂租金的壓力,西西弗書店在全國的布局多位于大型繁華商圈,寸土寸金,租金問題如何解決?金偉竹說,購物中心根據不同的商品業(yè)態(tài)進行搭配,行成了差異化的租金定價。書店利潤低,租金自然也低,西西弗書店的租金,有些店是商場租金的10%,有些店則完全免租。“但書店加大了客群的黏度,是人氣形態(tài),也能帶動其他業(yè)態(tài)的增長力。”金偉竹說,西西弗租金低但人氣高,通過這種方式與其他業(yè)態(tài)平衡。
“文化的仙氣必須接受地氣才能吸引人氣。”金偉竹說,西西弗將文化與商業(yè)兩種形態(tài)結合,書店根據所在商圈的客群進行定位,并借助大數據模型精準地了解讀者的需求。“比如,兒童書該怎么賣?我們研究兒童的閱讀行為,把0到12歲的兒童分成了7個閱讀階段,每個階段尋求3個主題,以此來引導家長和孩子進行閱讀。”記者在西西弗泰禾店的兒童閱讀體驗館看到,館內有充實的適齡圖書及衍生創(chuàng)意產品,其空間造型也充滿童趣,色彩豐富。
西西弗書店的矢量咖啡館和“不二”產品已成為每家店的標配。金偉竹把書店的發(fā)展分為三個階段——他把單純賣書的傳統(tǒng)書店定義為“書店的1.0時代”;立足書籍,并借助書籍拓展經營空間,融入文創(chuàng)產品、咖啡吧等,打造閱讀體驗平臺,為“書店的2.0時代”;而西西弗正在打造書店的3.0時代,金偉竹說,西西弗將借鑒020的商業(yè)模式,根據不同客群的閱讀傾向、喜好,做有針對性的服務與互動,以空間體驗為基礎,產品運營體驗為核心,服務互動體驗為增量,朝“個性化定制”的方向發(fā)展。
遠離商圈的大夢書屋:
平均每5天辦一場活動,線上線下平臺聯動推廣
與西西弗書店定位于繁華商圈不同的是,福建本土品牌大夢書屋遠離鬧市,分別于去年十月開業(yè)的大夢書屋西湖店和今年十月開業(yè)的大夢書屋鼓嶺店,皆位于環(huán)境清幽之處,大夢書屋鼓嶺店更是遠離市區(qū),位于鼓嶺景區(qū)李世甲故居,目前交通并不便利。
大夢書屋是福建教育出版社“大夢教育出版新媒體創(chuàng)意園”的項目之一。據大夢書屋項目總負責人李義介紹,福州、廈門等地的商業(yè)綜合體和熱門商圈也曾與他們商討過入駐事宜,但這并不符合大夢書屋當前的定位。近年來,書店少了,但喜歡閱讀的人一茬接著一茬,并沒有少。“大夢書屋的初衷,就是給喜歡讀書的人營造一個安靜優(yōu)雅的閱讀空間。”李義說,大夢書屋的客群聚焦于作者、出版人和有情懷的讀者,從為受眾營造閱讀氛圍的角度出發(fā),商圈則顯得過于吵鬧。
大夢書屋西湖店和鼓嶺店的圖書均以人文社科類為主,但略有區(qū)別。西湖店以大眾閱讀和普及性的文藝、時尚、輕學術類圖書為主;鼓嶺店的人文學術圖書更加高端,店內設有中華書局、三聯書店、福建教育出版社、商務印書館等圖書專柜,還有外版英文、日文圖書,港臺版圖書等精品書柜。
依托微博、微信等新媒體運營,大夢書屋已鞏固了一批文藝青年群體。李義說,大夢書屋官方微信平臺粉絲已突破10000人,并在持續(xù)穩(wěn)步增長。線上活躍,線下活動也在持續(xù)推廣,大夢書屋保持每5天辦一場活動的頻率,涉及閱讀簽售、音樂美術、政治人文、民間手藝、教育公益、觀影分享等。“夢山講壇”“大夢書影堂”“大夢音樂會”“夢山書友會”等品牌欄目已在讀者群中創(chuàng)下良好口碑。在不久前的平安夜,大夢書屋鼓嶺店推出了“鼓嶺大夢平安夜民謠音樂會”,通過微信平臺推廣,報名人數接近600人。李義也把書店與讀者的深度互動作為未來書店的發(fā)展趨勢。“希望能讓讀者和書店一起去創(chuàng)作一些有情懷的事情,讓讀者也成為書店經營的參與者。”(東快記者林鵬浩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