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8月16日訊 6周歲的阿洪最近一兩個月特別喜歡眨眼睛,媽媽很擔心,帶他去了眼科,卻沒能查出原因。媽媽很想知道阿洪可能存在哪些健康問題。
泉州市兒童醫(yī)院兒童保健科副主任醫(yī)師郭貞美稱,抽動障礙抽動癥在兒童心理疾病中是比較常見的一種,大部分是小學生,而且男孩要多于女孩。兒童抽動癥主要表現(xiàn)為一個或多個部位肌肉不自主地、反復地運動抽動,并可伴有注意力不集中、多動、強迫動作思維以及其他行為癥狀,頻繁眨眼、搖頭聳肩、抽鼻、清嗓子、罵人、說臟話、不自主地發(fā)出“吭、吭”聲等。
發(fā)病的原因可能是遺傳因素、神經生化因素及環(huán)境因素等在發(fā)育過程相互作用的結果。遺傳因素,具有明顯的家族集聚性,雙生子患病一致性也較高。器質性因素,病兒中多有圍生期損害史,如產傷、窒息等。軀體因素,感染性疾病,如鏈球菌感染,起始往往由于局部激惹而產生抽動,如眼結膜炎或倒睫刺激引起眨眼,但當局部疾病原因去除后,抽動癥狀仍繼續(xù)存在。社會心理因素,遭遇生活事件,如父母離異、學習負擔過重,抽動癥狀成為一種應對方式而被固定下來。藥源性因素,某些藥物如中樞神經興奮劑、抗精神病藥等,長期服用可能產生抽動。
抽動癥不治療很可能會耽誤病情。有些抽動癥是和多動癥并發(fā)的,需要藥物治療和心理治療。家長與老師一定要鼓勵孩子,不能采用打罵、嘲笑等方式,要幫助他們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多鼓勵患兒參加體育活動,合理安排作息時間,避免過度緊張和勞累。最重要的是家長要多和孩子交流,陪他們聊天、做游戲、做手工勞動、培養(yǎng)孩子廣泛的興趣,轉移他們的注意力。家長應為孩子營造一個溫馨的家庭環(huán)境,并要學會和孩子進行充分的溝通。因此,對于有交替出現(xiàn)眨眼、搖頭、抽鼻、扭脖子、聳肩等動作的孩子,家長要及時將其帶到醫(yī)院進行檢查,以免延誤治療的最佳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