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卿《朗讀者》主持人兼制作人。
上周六晚,央視大型文化情感類節(jié)目《朗讀者》播出了第一季的最后一期節(jié)目。自2月18日播出以來,《朗讀者》用近3個月的時間為觀眾展現了朗讀的美好,也在全國范圍內掀起了一陣前所未有的朗讀熱潮。100多位來自不同行業(yè)有著不同經歷的朗讀者不僅貢獻出了的72段精彩至極的朗讀,也演繹出了充滿勵志正能量的生活百態(tài),令觀眾和網友們頗為感動。面對這一季的收官,不少網友在不舍的同時,借用節(jié)目中作詞家喬羽朗讀的一句“明年春來再相邀”期盼《朗讀者》第二季的到來。
96歲的翻譯大師許淵沖讓觀眾“遇見”了語言之美。
3個月《朗讀者》掀起全民朗讀熱
在《朗讀者》播出之前,綜藝市場上僅有的幾個現象級節(jié)目除了音樂類就是戶外真人秀,娛樂至上的觀念深入人心。在這樣的大環(huán)境下,作為一檔文化情感類節(jié)目,《朗讀者》卻憑借精益求精的制作和扎實走心的內容異軍突起,給浮躁的綜藝市場帶來了一股文化清流。制作團隊專業(yè)與情懷,不僅讓《朗讀者》節(jié)目自身的質量過硬,同時帶來了更廣的潛力空間與市場機會。據悉,今年4月《朗讀者》在戛納電視節(jié)期間收到來自法國赫夫?休伯特電視制作公司的郵件,詢問《朗讀者》是否有出售節(jié)目模式考慮,并明確表示購買節(jié)目模式的意向,目前節(jié)目組已經與該公司進入全面接洽階段。從國內觀眾的火爆熱評到被海外制作機構看好并嘗試模式輸出,《朗讀者》為中國的綜藝文化類節(jié)目打開了一扇窗戶,也體現了文化“走出去”的可能與價值。
截止5月8日,《朗讀者》微信端已有258篇10萬+微信爆文,微信指數也已突破2473萬。而在微博上,《朗讀者》主話題閱讀量超過13.4億,有近325萬條相關討論。在經常被娛樂類節(jié)目霸屏的瘋狂綜藝季榜單上,《朗讀者》16次登頂,并有9次同時登上話題榜單第一。
除了線上火爆,《朗讀者》在線下的影響力也不容小覷。據悉,受《朗讀者》節(jié)目的影響,不少中小學校乃至軍營都紛紛掀起朗讀熱潮,各種朗讀會層出不窮。線下的互動場所朗讀亭所到之處也總能吸引無數朗讀愛好者排隊朗讀,甚至引發(fā)了外國媒體的關注和報道,足見其影響力之深遠。
麥家用自己與兒子相處的經歷告訴所有父親面對叛逆孩子時的“選擇”。
72段朗讀 超百位朗讀者演繹生活百態(tài)
《朗讀者》能夠獲得如此巨大的成功,優(yōu)質的節(jié)目內容才是最能打動人心的根本。三個月來,共有100多位不同年齡不同身份的朗讀者為觀眾獻上了72段代表著不同經歷的朗讀。每一期朗讀都有著不同的主題詞,從第一期的“遇見”到最后一期的“青春”,這些充滿故事的朗讀引發(fā)了無數網友的共鳴和感動。
在第一期節(jié)目中,96歲的翻譯大師許淵沖讓觀眾“遇見”了語言之美;第三期節(jié)目里,麥家用自己與兒子相處的經歷告訴所有父親面對叛逆孩子時的“選擇”;第九期以“家”為主題的朗讀中,以中國科學院院士潘際鑾為代表的十三位清華功勛級老院士、老師和校友一同朗讀的《告全國民眾書》點燃了觀眾的家國情懷。這些結合自身情感經歷的朗讀或許在發(fā)音上不見得多標準優(yōu)美,但釋放出的情感卻是無與倫比的。
節(jié)目播出后,“許淵沖”“麥家寫給兒子的信”相關關鍵詞也紛紛登上熱搜榜,不少網友評價:“《朗讀者》里的朗讀總能讓人有種感同身受的感覺,每次看都會被感動到,從來沒想過自己會被一段朗讀弄哭,太厲害了?!?/p>
第九期中,以潘際鑾為代表的十三位清華老人一同朗讀的《告全國民眾書》。
一年等待 網友不舍齊呼“明年春來再相邀”
在之前采訪中,董卿曾透露,《朗讀者》在正式錄制之前,整整籌備了一年的時間,團隊經過一整年的細心打磨最后才收獲了豐碩的果實。據悉,《朗讀者》第二季預計將在明年與觀眾見面。又是一年的時間,相信有了第一季的經驗,第二季的《朗讀者》一定能帶來更多驚喜。
在《朗讀者》最后一期節(jié)目中,著名詞作家喬羽朗讀了自己創(chuàng)作的《難忘今宵》,“明年春來再相邀,青山在,人未老”,在契合“青春”主題的同時,也是對《朗讀者》最好的寄語。不少網友在直呼不舍的同時也紛紛用這句歌詞表達對第二季的期待,還有網友表示:“希望之后《朗讀者》能夠變成全年的節(jié)目,這樣就不用等得那么辛苦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