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子健 劈磚
晨報記者 曾索狄
董子健是那種好玩的聊天對象。晨報記者對他的采訪,是在一場延續(xù)至深夜的發(fā)布會之后進行的。但采訪一開始,他就瞬間活躍起來,說到喜歡的電影更是兩眼放光。
過去,人們總是津津樂道,出生于演藝世家的董子健獲得了怎樣的高關注和好資源。但隨著一部又一部電影的亮相,觀眾開始注意到他的聰明、沉穩(wěn)和敏感。對于這些評論,他身上有著與年齡不相符的老成:“我覺得一切還是要順其自然,誰都不知道未來好不好,這是最精彩的地方——你不知道,所以你會努力;如果你知道一定會好,也就不用努力了?!?/p>
我進演藝圈大家是排斥的
從小在明星身邊長大,是種什么樣的體驗?對于這個問題,董子健大概有發(fā)言權(quán):母親是被譽為“中國第一經(jīng)紀人”的王京花,父親則是曾與傳奇導演張徹合作過的資深演員董志華。小時候,他常跟隨外出談合同的母親,這邊談判桌上你來我往,那邊他不聲不響地聽;范冰冰、李冰冰看著他長大,見證過他圓滾滾的童年,經(jīng)常熱情地抱著他玩兒……
“從小大家都很排斥我進這個圈子,包括自己也覺得沒勁?!钡锰飒毢竦馁Y源,并沒有讓董子健萌生進入演藝圈的想法,反而是電影《青春派》改變了一切。那一年,讀高中的他遇到了導演劉杰,對方一眼相中,要他演一個看起來干干凈凈的“富二代”,而他腦子里想的是,“如果能演部電影,申請國外學校的時候肯定能加分?!?/p>
事情最后的發(fā)展出人意料:原定的男主角因高考離開劇組,董子健毛遂自薦成了電影里的當眾告白男一號“居然”,并憑著這部處女作拿下了上海國際電影節(jié)傳媒大獎最佳男演員,提名了金馬獎最佳新演員?!把萘说谝徊侩娪耙院笤较菰缴睿鋵嵤菒凵想娪傲?。我也是這幾年才突然覺得:啊,我要做演員?!?/p>
自然的演技,讓董子健出道至今受到不少圈內(nèi)人夸獎——劉杰說他有天分能吃苦,賈樟柯贊他前途無量。然而,父母的態(tài)度反而是淡淡的。最初,他沒有團隊和助理,自己背著個包就能去頒獎禮; 而在電影圈嶄露頭角之際,父母給出的評價也不過是“不錯”和“一般”。
“我的每部片子他們都會看,也都會有一些想法,總體上他們覺得我還挺好。”董子健說,父母親的一句“挺好”,對他就是最大的夸獎,“他們不會天天把我捧得高高的。我也希望大家說我的缺點和不足,也會盡全力去改。大家給我時間,我就一點點往前走?!?/p>
至于從圈內(nèi)人身上還學到了哪些重要經(jīng)驗,董子健說不出來。他直言,比起具體的語句,他更愿意記住對方身上自然散發(fā)出的精氣神,“比如寫《俠隱》的作家張北海,我有幸在紐約認識他,我們之間會發(fā)EMAIL,在紐約也會一起出去。我們出去如果說要打車,他肯定會說不,他愿意走,坐地鐵,穿著帆布鞋戴著鴨舌帽,80多歲了還保持著那種狀態(tài)。我或許不記得特別具體他說了什么,但他傳遞出來的感受,是我向往的。”
上了真人秀也想改變自己
過去,大部分人對董子健的印象,是大銀幕上的“文藝少年”;但最近,他的形象卻變得多元起來。
比如在微博上,自稱“董子健小助理”的工作人員,發(fā)布了各種董子健工作之余的“丑照”,頑皮,隨性,動不動就“葛優(yōu)躺”。比如在浙江衛(wèi)視最新的真人秀《高能少年團》里,他和王俊凱、劉昊然、張一山、王大陸組成“少年團”,展露出極其活潑的姿態(tài),時而一臉狡黠地與同伴結(jié)盟做任務,時而瘋狂地化身“人肉點唱機”飆高音,時而又流露出呆萌氣,因恐高而沖自己大吼“能不能像個成年人”……
在董子健眼中,這些都是真實的他,照片丑一點有什么關系。而《高能少年團》中的喜怒哀樂,更是他和同齡人在一起的寶貴財富,“很多錄制內(nèi)容都很好玩,比如在沙灘上自己做飯,用海水蒸菜,成品里都是沙子,但我卻感覺那可能是我這輩子吃過最好吃的一頓飯。”他笑說,有時候看到其他同齡的成員忙于工作的樣子,他也會反思自己過于懶散的生活狀態(tài),“看到大家都在工作的狀態(tài),我也想慢慢改變自己。”
但對電視機前的觀眾而言,真人秀里的董子健堪稱“高能”,聰明的段子一個接一個。對此,他先是調(diào)皮承認,隨后又露出一副謙虛的模樣:“我也沒做過什么特別高能的事,很多時候我只是懶,做事之前喜歡先動腦子。我演過《少年班》,里面全是天才,但我一直覺得沒有什么天才,更多需要的是努力、用心,情商、智商都跟上。我一路慢慢長大到現(xiàn)在,算是一個簡單的人,有很好的運氣?!?/p>
當然,他的思考方式,也常常帶著少年人的靈動。對話中,他坦率地告訴晨報記者,這些年他的想法變化很快,今天的答案,可能過兩年就不作數(shù)了。最近他還意識到,自己并不像想象中那么從善如流,“我過去總覺得自己是個特別簡單果斷、善良帥氣的少年,但突然發(fā)現(xiàn)自己也有固執(zhí)和游離的一面。沒辦法,我也不怕把這些缺點說出來,一點點改吧。”
演戲無好壞只有喜與惡
在“90后”男演員中,董子健不算高產(chǎn),但作品都足夠響亮。從2012年處女作《青春派》 亮相開始,《山河故人》《六弄咖啡館》《乘風破浪》,觀眾幾乎每年都能在大銀幕上見到這張充滿個性的臉。而今年,他參演的《建軍大業(yè)》和擔任男主角的《德蘭》也將上映?!啊兜绿m》 終于要上了!”一聊到這個話題,董子健就兩眼發(fā)光,《德蘭》實際上是他出道后的第二部作品,卻兜兜轉(zhuǎn)轉(zhuǎn)等了許多年。在這部以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為背景的作品中,他扮演一個年輕的農(nóng)村信貸員。為了能變成土生土長的當?shù)厝?,他專門到云南體驗生活,每天暴曬、挨餓,被跳蚤和蟲子咬得一身包。導演劉杰后來回憶說,原來140斤的大男孩,一口氣瘦了快30斤,“我看著都有點害怕,怎么跟他媽媽交待???”
對董子健而言,《德蘭》是他特別想讓觀眾看到的作品,“它雖然不會像大商業(yè)片那樣叫座,但我希望大家看到。”那是對文藝片情有獨鐘嗎?董子健搖頭,“也是有私心,覺得自己演得不錯?!彼f,最不喜歡把電影分類型,“我特別希望試一些不一樣的東西,不是非要文藝片才好?,F(xiàn)在大家好像覺得叫座的就是商業(yè)片,不叫座的就是文藝片,我覺得不對,中國市場明明很多元,我們有太多的選擇?!?/p>
至于如今越來越多針對年輕演員的演技爭議,董子健也很從容:“我反而覺得,有爭議是好的。拿年代來說,有人會說‘90后’怎么不行,現(xiàn)在又有人說‘00后’怎么不行。其實回頭想,當年也有人說過‘70后’或‘80后’身上的問題。這樣的歷練是好的,讓人成長。有爭議和討論,說明你真的沒有做到最好?!?/p>
那么,對知乎上“如何評價董子健的演技”的討論,他怎么看?“我覺得自己算及格吧。文無第一武無第二,藝術是無法評價好壞的,只有喜歡與不喜歡。”說著,他淡淡地道出自己對演技的執(zhí)著,“演戲最好玩的地方,就是有自己的風格才是好的,不能把自己的意識強加到別人身上,說這么演才是好的是對的。這沒必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