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果】
男子從網(wǎng)絡上學來逃避酒測的招數(shù),因犯危險駕駛罪獲刑1個月
【說法】
酒測前又飲酒的,以飲酒后的血液酒精濃度作為酒駕依據(jù)
民警一到現(xiàn)場,年輕司機吳某“咕咚咕咚”喝下半瓶丹鳳高粱酒。吳某自以為這樣就能逃避法律的懲處,但他的“如意算盤”落空了,近日他因犯危險駕駛罪獲刑1個月。
【肇事】
酒后駕車追尾小客車
面對檢查使出“歪招”
吳某今年27歲,本科文化,是一家建筑工程公司的員工。去年6月19日凌晨2點40分左右,吳某酒后駕駛小轎車,在廈禾路與白鷺洲路交叉口追尾一輛小型客車。吳某自知酒后駕車理虧,想私了。對方司機阿順(化名)和朋友聞到吳某一身酒氣,要求吳某賠償幾萬元。吳某看車子損傷并不嚴重,認為對方獅子大開口,當場拒絕。阿順的朋友說:“你要是不愿意,我們就報警了。”吳某怒答:“報警就報警!”
接警后,民警很快抵達現(xiàn)場,看到吳某仰頭猛灌丹鳳高粱酒的一幕,立即上前制止。經(jīng)檢驗鑒定,吳某的血液酒精濃度為104mg/100ml,已達醉駕標準。
事后,吳某老實交待自己喝酒的原委。他說,之前在網(wǎng)上看過段子,如果在民警面前喝酒,就無法認定是否酒駕,可以蒙混過關。剛好車上還有一瓶酒,吳某覺得既然對方已經(jīng)報警了,就冒險試試。
【解釋】
酒測前再次飲酒
會酌情從重處罰
思明區(qū)法院審理認為,吳某違反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法的規(guī)定,在道路上醉酒駕駛機動車,其行為已構成危險駕駛罪,判處拘役一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一千元。
對于這樣的逃避手法,法官解釋,早在2013年底,最高法、最高檢、公安部就聯(lián)合發(fā)布了《關于辦理醉酒駕駛機動車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按照《意見》,犯罪嫌疑人為逃避法律追究,在呼氣酒精含量檢驗或者抽取血樣前又飲酒的,以其飲酒后的血液酒精含量檢驗結果作為認定其是否醉酒的依據(jù)。如果血液酒精含量達到80毫克/100毫升以上,應當認定為醉酒。因此,法官表示,那樣的“歪招”不僅達不到目的,反而會被作為逃避民警檢查的情節(jié),酌情從重處罰。
【別試了 沒用的】
網(wǎng)傳逃避酒測4大“歪招”
網(wǎng)絡上流傳著不少逃避酒測的所謂“奇招”,如服用醒酒藥、自購酒精測試儀等,思明區(qū)法院的法官表示,從以往的酒駕案例來看,部分被告人以身試法,但事實證明那些所謂的“奇招”是沒用的。
【招數(shù)一】
大量喝水
大量喝水能稀釋體內(nèi)的酒精含量?

酒測儀檢測的是來自肺部的氣體,不僅僅是口腔里的,這也是每次酒測時交警都要讓駕駛員至少吹氣兩到三秒的原因。肺部的氣體,不會因為喝幾口水就沖淡,而且喝完酒之后,酒精是一個逐漸代謝的過程,這個過程長達十多個小時,體內(nèi)酒精含量呈從低到高再逐漸降低的趨勢。
【招數(shù)二】
服用醒酒藥
可在短時間內(nèi)起效,達到緩解酒醉癥狀的效果,能應付得了酒駕檢測?

據(jù)報道,市場上的解酒藥成分大多數(shù)為中藥葛根、甘草等天然植物,服用這類解酒藥只能幫助舒緩飲酒后胃部的不適,適當保護肝臟,但不能降低血液中的酒精含量,更無法逃過酒精檢測。
【招數(shù)三】
自購酒測儀
自己購買酒精測試儀,酒后自行檢測再上路?

記者在淘寶網(wǎng)上查詢,一臺酒精測試儀最便宜的不到10元,貴的則高達上萬元。外地媒體曾做過相關實驗,發(fā)現(xiàn)網(wǎng)絡上銷售的酒精測試儀質(zhì)量參差不齊,準確度無法保證,有的甚至與交警部門的數(shù)據(jù)相去甚遠。
【招數(shù)四】
溜走或闖關
看到交警在查車就把車停在一邊,悄悄溜走,或者直接強行闖關?

這樣的案例在審判過程中較為常見,但往往都被民警及時發(fā)現(xiàn),量刑時會加重。另外,強行闖關,加速逃離,車上人員的安全也存在很大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