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高峰的交叉路口,左轉綠燈亮起,車流不用再繞遠路調頭,一條新增左轉車道,讓通勤之路變得更通暢;放學時間,校門口的港灣式公交站點忙而不亂,多輛公交車同時進站,車道也不再排起長龍;下班時間,城市快速路的潮汐車道靈活“變臉”,車流暢行,市民的回家路更快了……
日前,隨著最后一處工程——前埔南路大同中學前埔校區(qū)公交站點交通改善項目完成,2025年我市為民辦實事道路交通擁堵點治理項目全部完成,共實施13處交通改善項目,其中思明區(qū)6處,湖里區(qū)2處,集美區(qū)1處,海滄區(qū)2處,同安區(qū)2處。
路口多一條車道,站臺挪動了幾米,人行道變得寬一些……這些悄然發(fā)生的細小變化背后,蘊藏著城市交通治理更精細的“繡花功”。
今年來,在市委市政府部署下,市大交通辦牽頭,交通、市政園林、交警等多部門形成合力,把會議室搬到馬路上,現場會診、掛圖作戰(zhàn),審批再“瘦身”、工期再壓縮,用“微改造”撬動“大暢通”。車行效率、安全設施、慢行空間同步升級,讓群眾出行更順暢、更安全、更舒心。
點擊
“即提即改” 治堵跑出加速度
今年來,市大交通辦牽頭,交通、市政園林、交警、路橋、市政、公交等單位攥指成拳,充分發(fā)揮“即提即改”機制優(yōu)勢,形成了一套快速響應、精準施策、高效協同的治堵工作機制,全力推動項目提速增效。
精準把脈,下好治堵“先手棋”。 各部門深化前期調研,堅持問題導向,通過高頻次現場勘查、多維度交通流量監(jiān)測、精細化擁堵成因分析,科學研提“一點一策”改善方案。同時,提前預判施工中可能遇到的難點,制定翔實預案,為后續(xù)項目快速實施奠定堅實基礎。
協同聯動,打通審批“快車道”。市政園林、交警等相關部門建立高效協同機制,針對交通擁堵點治理項目常見的交通占道、道路破除、綠化遷改等環(huán)節(jié),最大限度優(yōu)化審批流程、縮短時限,為項目開工按下“加速鍵”。
掛圖作戰(zhàn),嚴控質量“生命線”。細化任務清單,明確責任主體與完成時限,并建立常態(tài)化跟蹤督導制度,通過定期調度、現場督查、進度通報等方式,對項目全過程進行動態(tài)管控,保證工程進度與質量雙達標。
成效
三大維度提升市民出行體驗
1.車道更優(yōu)化
通行效率提速換擋
機動車能否順暢通行,直接影響著道路交通效率。相關部門在深入調研基礎上,一方面在既有車道數不變的情況下,通過路口渠化、調整調頭區(qū)、優(yōu)化車道功能、設置潮汐車道等措施,提升重要節(jié)點交通效率。另一方面硬化綠化帶、遷移公交站、壓縮車道寬度后增加機動車道,提升道路通行能力。
主要項目:云頂中路-呂嶺路交叉口增設待行區(qū)、啟用可變車道;金山路(軟件園二期西門-后坑環(huán)衛(wèi)基地段)拆除部分中分帶綠化、打開左轉開口并調整車道數量及寬度;孫坂北路-孫霞路路口新增車道、優(yōu)化信號燈相位;濱海西大道通福路段新增調頭區(qū);蓮花北路-誼愛路交叉口等節(jié)點實施港灣式公交站改造、壓縮人行道、調整路口渠化,有效提升堵點通行效率。
2.設施更完善
安全屏障智慧升級
一道道標志標線,如同一條條交通安全防線,在導航車流、預警風險、厘清權責等方面發(fā)揮重要作用。信號燈和智能管理設施助陣,依托科技力量,精準解決復雜問題,提升交通管理效能。
主要項目:曾厝垵分片區(qū)完善背街小巷標志標線,人車混行亂象得到遏制;云頂北路-枋湖北二路等城市快速路節(jié)點加裝智能管理設備,精準抓拍交通違法行為,規(guī)范道路通行秩序;同宏路梧侶學校周邊新設路口信號燈,完善人行橫道線和警示設施,高峰時段通行安全系數顯著提升。
3.腳步更從容
慢行空間精致煥新
優(yōu)化慢行系統(tǒng),能讓居民的日常出行更從容舒心:平坦連貫的人行道,讓步行更踏實;寬闊無礙的駐足區(qū),讓等候更安心;連續(xù)的非機動車道,讓騎行暢快無阻。
主要項目:蓮前東路增設非機動車道、優(yōu)化二次過街及安全島位置、完善無障礙設置;新華路與公園南路交叉口重新渠化交叉口、新增非機動車道、過街設施及安全島;興港路-馬青路交叉口和興港路-鐘林路口拓寬人行道、非機動車導流島,增設非機動車過街通道;云頂北路-枋湖北二路優(yōu)化過街信號配時,拓寬人行道及非機動車道,打造舒適便民的慢行環(huán)境。
?。◤B門日報記者 王玉婷 通訊員 趙巧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