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婆,這是我們第一次這樣親切地稱呼您!快六年了,我們一直不這樣叫您。其實,我們很想叫您一聲“外婆”,可是我們真的無法做到。5月8日是母親節(jié),請允許我們借記者叔叔的筆,“叫”您一聲“外婆”,這么多年了,您真的不容易!
我們也是您的“女兒”
這個星期天是母親節(jié),您依然無法休息。媽媽要上班,估計又要很遲才回家。上一件褲腰能賺1.4元,媽媽想一天完成100件,這樣房租和家用就有著落了。準(zhǔn)備一日三餐、洗衣晾被,您忙個不停;我想大便了,卻不知怎么告訴您,又拉在了褲子上。您聞到了臭味,也沒說什么,只是默默地帶我去廁所換洗。
外婆,其實您早已經(jīng)習(xí)慣了。18年前,當(dāng)大姐出生被診斷為染色體異常、智力低下并伴有癲癇后,爸爸媽媽帶著她走遍了大小醫(yī)院甚至還去過北京治療,最后還是由您來帶。2010年10月20日,我和二姐同時來到這個世界,可我們又被查出患有中度精神發(fā)育遲滯,您還是默默地接受了。
大姐、二姐和我,都是您帶大的,除了忙碌不停的媽媽,我們也是您的女兒!
二姐向左走,我想往右走
2013年,我和二姐被幼兒園退學(xué),媽媽心酸地哭了。但您還是耐心地安慰著媽媽,安慰您的女兒們。“帶一個是帶,帶三個也是帶。”外婆,您很堅強,這是一位母親的堅強。
自從到星夢緣啟智中心上學(xué)開始,您每天都帶著我們姐妹倆擠公交車往返,從獅標(biāo)上車到晉安小區(qū)下車,路途并不遠,但每天坐上四趟,已經(jīng)快兩年了,從來沒聽您說過一個“苦”字。
都說雙胞胎想法是一樣的,穿一樣的衣服、愛一樣的玩具,但有時也有例外。那天傍晚下著雨,您帶著我們放學(xué)回家,左手一個、右手一個,您還背著個包,雨傘都是夾在脖子上的,可不知什么原因,二姐一定要往左邊走,我卻一定要往右邊走,拉拉扯扯之間,您的背更駝了。
早前,您是在學(xué)校全天陪我們的;后來,老師建議您放手。您有些舍不得,但也無法,因為家里還有一個女兒(大姐)需要照顧。外婆,請您放心,我們能行的。
希望您能一直陪伴我們
外婆,如果我們沒有記錯的話,您今年已經(jīng)66歲了!您依然很精神,干起家務(wù)來不知道累,但我們也知道您慢慢地老了,從一樓爬到六樓家中,在樓梯上得休息好幾回!
爸爸在江西瑞金努力工作,每月寄來我們的學(xué)費;媽媽也努力在工廠上班,支撐房租和家用。盡管如此,家里依然很困難,外婆,您還要繼續(xù)辛苦下去!
外婆,我們不知道自己什么時候能夠懂事,能夠幫您分擔(dān)些家務(wù)。但我們知道,當(dāng)我們對著電視能夠跟著念出某一個不知含義的臺詞時,您顯得特別開心!
我們一天天在長大,您一天天在變老。外婆,希望您能一直陪著我們。(記者 林恩炳 劉曉娟)
采訪手記:
這并非一份現(xiàn)實存在的“謝意”!
今年母親節(jié)前夕,記者在靈秀前廊一處狹窄的出租房內(nèi),采訪了這個特殊的家庭。這位66歲的外婆叫陳世碧,她有三個殘障的外孫女,她們來自重慶梁平。女兒、女婿努力工作,支撐起這個家庭的生計,而對三個孩子日常照顧的責(zé)任,大部分落在這位年邁的外婆肩上,十余年如一日。
文中所用素材,均來自其女兒李仁群、星夢緣余園長的介紹,以及記者采訪時的現(xiàn)場觀察,使用“第一人稱”的寫法,或許更能表達孩子們對一位外婆、一位慈母的感情。
?。ㄎ崽幔?/p>
關(guān)愛熱線:13636984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