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幫來自越南的青壯年男女,通過“蛇頭”轉道福建平潭,竟不顧生命危險欲搭乘簡易木船偷渡到臺灣島上務工。昨日,福建省公安邊防總隊對外正式披露,經過縝密偵查,12月9日15時許,邊防總隊組織指揮平潭、福州公安邊防支隊通力協(xié)作,在平潭、福清兩地同步行動,破獲一起越南人轉道偷渡臺灣案,抓獲涉案人員31名,其中偷渡組織者、運送者4名(中國籍2人、越南籍2人),偷渡人員27名(均為越南籍,23男4女),摧毀一個由越南、中國籍人員相勾結的組織偷渡團伙,切斷一條越南人經福建沿海轉道偷渡臺灣的通道。
辦案人員清點偷渡人員
據悉,這是今年以來,福建邊防部門抓獲人數最多的現行偷渡案件。
兩路偷渡客被“一鍋端”
現年31歲的越南人黎某莊,在國內打工收入低,得知在中國臺灣打工比其國內高出10倍收入,便于6年前偷渡臺灣務工,但被臺灣警方查獲遣返回國。此后不久,黎某莊又打起組織國內青壯人員偷渡臺灣務工牟利的念頭。
今年6月以來,黎某莊與平潭籍男子邱某生建立聯(lián)系,開始策劃組織一批越南籍人員轉道福建平潭乘船偷渡臺灣。6月至11月,黎某莊及“馬仔”黃某松先后招收了阮某海等27名偷渡人員。11月底,黎某莊來到平潭,與邱某生、杜某國等人開始具體實施偷渡計劃,前往福清購買了用于偷渡的木質漁船,并租賃多處民房用于集結偷渡人員。
黎某莊等人的行動,早在今年6月初就已進入了公安邊防部門的視野。經平潭邊防支隊進一步外圍調查,一個由越南、平潭籍人員相勾結的組織偷渡團伙逐漸浮現。因案情重大,省邊防總隊成立了由總隊領導親自掛帥,總隊、平潭公安邊防支隊精干警力組成的專案組。
經偵查掌握,12月8日,第一批11名偷渡人員在組織者的安排下抵達平潭;12月9日,第二批16名偷渡人員抵達福清。當日15時許,專案組在確定偷渡人員集結到位,且組織者、運送者均在警方掌控中后,果斷下達收網命令,涉案人員悉數落網,案件成功告破。
經審查,該案系以“偷渡人員出資購船、自行駕船、抵岸棄船”的方式偷渡臺灣,具體為:該批27名越南籍偷渡人員在組織者的安排下持護照或邊民證經廣西友誼關口岸入境后,分批乘坐長途客車抵達福清、平潭集結,計劃由當中2名懂駕船技術的偷渡人員駕駛木船從平潭出海偷渡臺灣,漁船抵達臺灣桃園后偷渡人員棄船上岸,并由各自在臺親戚、朋友接應入臺務工。
偷渡客求中國警方追討偷渡費
在邊防部門相關負責人陪同下,導報記者專程來到平潭看守所和拘留所內,現場看到了關押此間的這批偷渡客組織者及參與者,他們身體瘦弱、衣服單薄,顯得異常窘迫和沮喪。
能說較流利中國話的黎某莊告訴導報記者,之前偷渡臺灣打工,他月收入可達2萬元新臺幣,被遣返回國后就打算組織一幫人偷渡到臺灣打工。同時,由于老婆剛生孩子,家里急需錢,使他加緊組織這場偷渡活動。
他或許不知道,根據中國法律,組織策劃大批偷渡活動者,黎某莊或將面臨10年以上刑期。
能說一點中國話的阮某海對導報記者說,他也是因嫌在越南國內打工收入太低,讓父母到銀行貸款2萬元給“蛇頭”,讓其帶他們到臺灣打工賺錢。他現在最大的心愿是,希望中國警方能幫他從“蛇頭”那里討回2萬元,這錢相當于他在國內打工兩年才可賺的錢。
新聞背景
福建廣東成轉道偷渡臺灣首選
據了解,近年來,福建省沿海經濟持續(xù)快速發(fā)展,沿海企業(yè)用工需求巨大,部分沿海勞動密集型企業(yè)大量招收外籍務工人員。再者,近年來臺灣地區(qū)大幅減少向東南亞國家發(fā)放勞務簽證,越南等國傳統(tǒng)對臺勞務人員出于生計想方設法偷渡去臺,而與臺灣地區(qū)海上交通便利的福建省和廣東省沿海則成為其轉道偷渡臺灣的首選。
據省邊防總隊相關人士介紹,越南籍偷渡人員在境內外組織者安排下,先以旅游觀光等名義入境廣西,然后乘車到我省或廣東沿海集結,并購買船舶、自行駕船到外海等待接駁或直航臺灣后棄船沖灘上岸;偷渡組織者為節(jié)約成本、逃避監(jiān)管,多購買未納入職能部門管理的小型無證船舶甚至廢舊船舶用于運送偷渡人員,極易發(fā)生海難事故。(駐福州記者 楊文 通訊員 丁際超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