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公務人員養(yǎng)老金問題屢次被在野黨拿來做文章(資料圖)
針對島內公務人員退休制度改革,臺灣“考試院院長”關中表示,延后退休年齡才能化解退撫基金財務危機。“考試院”目前規(guī)劃的草案是將“85制”(滿55歲、工齡30年)改為“90制”(滿60歲且工齡30年或滿65歲且工齡25年),擬在2016年實施,預計將減少1/3的支出。
關中昨天邀媒體歲末餐敘時指出,公務員延遲退休是世界趨勢,美國、德國都已延到65至67歲;《遠見》雜志前年底調查,55歲到60歲的臺灣民眾,超過54%仍有工作意愿。但據(jù)“考試院”統(tǒng)計,公務員平均55歲就退休,違反社會趨勢,因為“公務員的退休吸引力太大了,退休收入甚至比現(xiàn)職高,為何不退休”?
關中表示,臺灣目前公務人員平均退休年齡為55歲,若以9職等科長計算,在職時收入約2500萬元(新臺幣,下同),退休后所領退休金,平均又可達到2500萬元,即1個人共領公款5000萬元。關中認為,公務人員會提前退休是制度造成的問題。
關中指出,早期公務員退休后平均壽命是10多年,但現(xiàn)在的退休后壽命不斷延長。他舉例說道,實施“75制”時,領退休金的公務人員退休后平均壽命為32年,“85制”是27年,“90制”則是22年。他強調,制度一定要改,否則17年后軍公教退撫基金將全部破產(chǎn),“現(xiàn)在不做,以后會更難做”。
關中還說,目前退撫基金由“考試院”管理的做法并不妥當,他主張當局應該成立專責機構,由金融實務人才管理,如果收益能提高5%至6%,就能夠化解退撫基金的財務危機。
據(jù)了解,“考試院”原計劃去年底提出退休改革方案,但為配合“行政院”整體年金改革,公務員退休改革方案,將延到1月中下旬一起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