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专区天堂成人AV_超碰国产天天做天天爽_国产亚洲特黄无码另类_国产伦人伦偷精品视频

注冊
閩南網 > 新聞中心 > 福建 > 三明 > 三明新聞 > 正文

三明明溪御簾村美麗風景 皇帝賜名的歷史文化名村

來源:東南網 2015-04-21 15:39 http://m.vtrackmedia.com/ 海峽都市報電子版

  三明明溪縣夏陽鄉(xiāng)御簾村是首批中國傳統(tǒng)村落,一個由皇帝賜名的村莊,曾是紅軍東方軍司令部所在地,彭德懷、楊尚昆等紅軍領導住在御簾村張氏大祖屋內。幾經風雨,御簾村逐步衰弱,成了一個破舊的小山村,近年來,當地政府投入資金完善基礎設施和修繕歷史建筑,深入挖掘歷史文化,打造特色鄉(xiāng)村旅游。

御簾村全景

御簾村全景

御簾村的風景

御簾村的風景

御簾村里一名老人坐在橋頭休息

御簾村里一名老人坐在橋頭休息

彭德懷在御簾村的故居

彭德懷在御簾村的故居

御簾村內的鯉魚溪清澈見底

御簾村內的鯉魚溪清澈見底

一個有故事的村莊

  御簾村建村已有700多年,1273年始建,南宋進士張日中時任福建興化通判,其攜長子張幼厚從將樂外出尋找新的居住地,來到了這里,發(fā)現(xiàn)此地山巒重疊,樹林茂密,溪水潺潺,魚兒群群,就選定在此地住下,當時取名“漁林”,取“魚多林茂”之意,古連閩中官道。

  對于“御簾村”村名的由來,民間流傳著這么一則故事。南宋末年,元軍南下步步進逼,在福州即位的幼帝趙昰和他的母親楊淑妃在文天祥護送下,逃往廣東惠州時途經漁林,突然吹起了一陣風,趙昰所乘御轎的轎簾被卷走,被吹到了田間,由當地村民拾回送還。

  幼帝趙昰一行人當天留在了漁林過夜,當地村民紛紛給他們送食物和生活用品,楊淑妃深感落難之時村民淳樸忠君愛國,讓宋端宗趙昰賜“御簾”二字為村名。文天祥還賦詩一首:“山村何取御簾名,大宋南征重此行,珠箔忽因風卷去,芳名留與世恩榮”。這則故事也載入《張氏族譜》,自此,御簾村沿用端宗欽賜之名。

  御簾村還是遠近聞名的無蚊村。相傳當年趙昰夜宿御簾村時,晚間青蛙叫聲擾人,還有蚊子飛,他讓隨從將田里青蛙抓來,親手用朱筆在青蛙頭上點了一點,同時口中念道:“村中不許你吵鬧,請到一里以外去叫。”

  然后,皇帝令官員將青蛙放回田中,青蛙馬上就不在村中叫了。此后,御簾村的青蛙頭上就有了一個紅點,并且村里夜間再也無蚊子了。

全村建有12座書院 留下幾百首詩

  御簾村現(xiàn)有常住戶190多戶,全村人均為張姓,均為北宋大儒張載的后裔,當地歷來重視耕讀傳家,鼎盛時期全村共有12座書院。乾隆年間,御簾成為夏陽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有1000余戶人家。

  溫榮春是一名民俗專家,他對御簾村的歷史文化進行了深入的研究,他發(fā)現(xiàn)御簾村歷史上留下了不少的文字,一共有36卷的族譜,還留下有幾百首的詩,有傳記,有游記。“這在其他地方是相當罕見的,說明這個村文化底蘊深厚。”

  溫榮春告訴記者,村民世代傳承張載的理學思想,講道理,尊老愛幼,講究輩份,尊重知識,當地大學生多,建國以為有60多名大學生,還出了一名美國哈佛大學的學生,參軍的也特別多。民風淳樸,不聚眾賭博,不打架斗毆,近幾十年來極少有犯罪記錄。

  東南網記者在御簾村看到,村里有不少的古民居、古祠堂、古廟宇和古書院。南屏書院保存較為完整,書院內還留著多幅科舉捷報,捷報寫在一塊木板上,上面寫有中科舉人的姓名。

  御簾村還留有不少的民俗文化活動,“十二換“就是其中一個,相傳這是明朝皇帝每年正月帶領文武百官到北京天壇舉行祭天活動時演奏的一項打擊樂,由十二套不同的演奏技藝組成。“十二換”已被列為三明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正在申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御簾村的紅色足跡

  御簾村不僅是一個歷史文化名稱,還是一個“中央紅軍村”,村里有不少的紅色文化記憶。1933年7月1日,工農紅軍紅三軍團和第十九師組成東方軍入閩作戰(zhàn)。8月19日,彭德懷率領東方軍到達歸化(明溪)。

  東方軍司令部就設在御簾村張氏大祖祠,彭德懷、楊尚昆等紅軍領導住在里面。1934年1月8日,彭德懷發(fā)布《三軍團向沙縣前進的命令》,25日晨,紅三軍團對沙縣守敵發(fā)起總攻,并取得大捷。

  在攻打沙縣期間,御簾鄉(xiāng)(原名)工農革命委員會主席張文峰、貧農團主席張桂全組織群眾協(xié)助紅軍戰(zhàn)斗,幫紅軍砍柴、籠米、挑水、煮飯、送送菜、挖戰(zhàn)壕等;還將后山的毛竹砍下來,破篾片編成擔架,成立了300多人的擔架隊,跟隨紅軍赴戰(zhàn)場,搶運傷員、轉運戰(zhàn)利品,將從沙縣守敵處繳獲的大量軍用物資、糧食等運送到歸化縣城關。

  御簾村里,記者看到,村里還留有紅軍標語、紅軍戰(zhàn)壕的遺跡。雍睦堂是當年曾作為紅軍醫(yī)院; 三道紅軍戰(zhàn)壕,分別在上甲、嶺干山、凌霄閣等地,經歷76年風塵,至今依然痕跡清晰。

建設美麗鄉(xiāng)村 打造“五彩田園”

  雖然御簾村有不少的故事和歷史,但很長一段時間卻名不見經傳。2008年,當地鄉(xiāng)賢張松清和張寶玉夫婦,受邀來到了御簾村做客,他們看到河里垃圾成堆,污水橫流,房屋破壞缺修,感到很可惜,就捐出了1萬多元,發(fā)動當地村民義務清理河道,還出資購買了鯉魚放進在河中。

  如今走進御簾村,一條小河穿村而過,這條河叫鯉魚溪,溪水潺潺,溪里有不少鯉魚,河路上有多座石橋,分別為宋明清等不同風格。村民張錫其今年已經71歲,他告訴記者,過去村民都把垃圾倒在河里,污水直接排在河里,現(xiàn)在污水管理,垃圾定時清理,河水也變清轍了,整個生活環(huán)境好了很多。

  隨后,當地政府爭取了資金,動員村民整修村道、拆移豬欄谷倉、植樹種草,建造水車,美化環(huán)境;扶持村民做大種養(yǎng)業(yè),進行旅游宣傳,提高村民旅游興村的意識與熱情。

  此外,還對村部大禮堂進行改造,建成430m2御簾村民俗展館,包含農耕文明、生活習俗、票證文化三大類展品;組建御簾村“宮廷十二換”學習班,組織村里8位村民進行學習。

  現(xiàn)在,御簾村的鄉(xiāng)村旅游已經初步成形,吸引了不少游客和攝影愛好者前來參觀游玩,取景,張松清編了不少的順口溜,“個人花一點油費,來這里洗洗肺,歷史文化回味回味。”

  夏陽鄉(xiāng)黨委書記李毅告訴記者,政府還花了40多萬元對御簾村進行了全方位的規(guī)劃,建設美麗鄉(xiāng)村,打造“五彩田園”,將在路旁種上山櫻花,夾道歡迎游客,在村口約300畝的成片田地,種上玉米、油菜花等農作物,既可觀賞,又有經濟價值;還要在田間建起200多米長的瓜果走廊。同時,利用荒山荒地建設千畝“南方一號”紅豆杉藥用材基地、200畝油茶基地、300畝珍稀苗木基地。此外,停車場、餐飲、住宿等配套設施也將逐步完善。(本網記者 盧金福)

相關閱讀:
新聞 娛樂 福建 泉州 漳州 廈門
猜你喜歡:
已有0條評論
熱門評論:
頻道推薦
  • 347 個“使者”為何陸續(xù)來到福建這個縣城?
  • 事關畢業(yè)生求職補貼!福建最新通知
  • 福建三地體育中考項目確定
  • 新聞推薦
    @所有人 多項民生禮包加速落地快來查收 三峽大壩變形?專家:又有人在惡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為什么沒出現(xiàn)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線 疫情改變了哪些習慣? 呼倫貝爾現(xiàn)幻日奇觀 彩虹光帶環(huán)繞太陽
    視覺焦點
    石獅:秋風起,紫菜香 石獅:秋風起,紫菜香
    石獅環(huán)灣生態(tài)公園內粉黛亂子草盛放 石獅環(huán)灣生態(tài)公園內粉黛亂子草盛放
    精彩視頻
    世遺泉州|名居·石獅楊家大樓(視頻)
    世遺泉州|名居·石獅楊家大樓(視頻)
    泉州知創(chuàng)園正式開園(視頻)
    泉州知創(chuàng)園正式開園(視頻)
    專題推薦
    關注泉城養(yǎng)老服務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關注泉城養(yǎng)老服務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xiàn)泉州在補齊養(yǎng)老事業(yè)短板,提升養(yǎng)老服

    新征程,再出發(fā)——聚焦2021年全國兩會
    2020福建高考招錄
     
    48小時點擊排行榜
    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報7.0901 調貶16個基 AI一鏡到底丨錫蘭王裔在泉州的傳奇 今年前三季度漳州市轄區(qū)CPI平穩(wěn)運行 今年前三季度漳州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穩(wěn) 全運會拳擊比賽:奧運冠軍常園晉級八強 漳州:30個市級能源重點項目建設有序推進 斯諾克國錦賽奧沙利文無緣十六強 2026年漳州體育中考項目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