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ㄔ瓨祟}:濟南“五尸藏六年案”牽出案中案 被告人一審判死刑)
關系圖
今年6月20日,本報“庭審直擊”欄目獨家披露了濟南一起塵封的刑事重案:男子何某被指控在20年前接連錘殺五人,并將五具尸骸藏匿在一棟居民樓內長達六年。
記者近日獲悉,該案有了最新進展,濟南中院重審案件后,做出一審判決:認定何某故意殺人罪名成立,并挪用、貪污公款,判處其死刑。
[案情回顧] 五具尸骸居民樓內藏六年
1996年12月,濟南的王某、于某等五名男子,在兩天內相繼失蹤。親屬報案后,警方介入調查,發(fā)現這五人間均有聯系,有的是連襟,有的是同學,有的是朋友,而他們都牽扯進一樁“百萬公款失蹤案”。
1997年春,市民崔某與妻子婚后一直無房居住,崔某的同學何某“熱心”地將天橋區(qū)一居民樓六樓的房屋,交給崔某夫妻居住,并不收房租,但條件是西屋必須上鎖,不能住人。出生于1967年的何某,事發(fā)前是濟南某單位的會計,為國家工作人員。
2002年,崔某與妻子鬧離婚,搬離房屋,崔妻仍在原處居住。當年8月,崔妻的侄子對詭異鎖閉6年的西屋好奇,找人打開了房間,發(fā)現屋內有一個“土炕”樣式的水泥臺面,其他并無異常。幾天后,崔某接到何某電話,稱從高架路經過時,看到西屋的窗戶打開了,要求崔某一家立即騰房。
崔妻搬離后,何某回到這處房屋,并找人從室內搬出八個“大包袱”,掩埋在其他地方。周圍鄰居聞到異味并報案后,警方發(fā)現幾個“包袱”內赫然是王某、于某等五人的尸骸。此時,何某早已不知下落。
其后,何某被公安部列為A級通緝犯。2009年,何某因涉嫌搶劫,在昆明被抓獲,被押解回濟。
在庭審期間,公訴人認為,何某是進行了一場精心策劃的謀殺,其目的就是為了獲取“百萬公款”。但在法庭上,何某本人矢口否認曾殺人,他表示,自己因覬覦百萬公款,所以才在五人已身亡的情況下藏尸滅跡。
[法院審理] 被告騙取百萬公款后連殺五人
記者注意到,此次一審判決書中,法院依據相關多份證據材料,還原了20年前這樁駭人血案的“過程”。
法院審理查明,1996年12月初,被告人何某與其高中同學王某(男,歿年28歲)及王某的連襟于某(男,歿年29歲)預謀貸款,后王某騙取了其初中同學——A銀行某支行副科長張某(男,歿年28歲)的信任,以辦理貸款驗資為名,通過張某的同事幫忙,將濟南一家單位當時存在A銀行的100萬元公款取出,以個人名義申請購買股票,股票中簽后退回余款99.7萬余元。
同年12月16日,張某、王某將余款存入了B銀行一張個人活期存折上。后來,王某以貸款驗資為由要走該存折,并通過其高中同學——在B銀行工作的李某(男,歿年26歲)幫忙使該款提前到賬。同年12月18日,王某的朋友桑某(男,歿年26歲)等人,使用該存折先后從B銀行兩家儲蓄所分別取款14.7萬元和85萬元,桑某將該款送至何某承租的天橋區(qū)一居民樓的出租屋內。
何某為占有該款,在出租屋內持鐵錘猛砸桑某頭部,致其死亡。后又將李某騙至此處,用同樣的方法將李某殺害。次日上午,何某又在該處采用同樣的方法將張某殺死。當日下午,何某先后將王某、于某騙至此處,繼續(xù)采用上述方法相繼將二人殺害。后何某購買磚、水泥、沙子等建筑材料,在西臥室砌了一長方形池子,將上述五具尸體藏匿、封存于其中,并將西臥室鎖住。后將該房屋借給他人居住。
2002年8月,何某發(fā)現封存尸體的西臥室被借住人使用,為轉移尸體,何某當即購買了市中區(qū)一套房屋,并于8月22日將五具尸體轉移至該房屋院內小房內埋藏,后在公安機關偵查過程中負案在逃。
案發(fā)后經鑒定,被害人桑某、李某、張某、王某、于某均系嚴重閉合性顱腦損傷死亡。
[一審被判死刑] 被告人當庭表示將上訴
其他證據則顯示,何某在2002年逃離濟南之前,身為國家工作人員的他還曾挪用、貪污公款。檢察機關介紹,何某于2002年3月,將400萬元公款用于個人炒股謀取私利,2002年8月將上述公款中的131萬元提取后攜款逃跑。
濟南中院認為,被告人何某采取暴力手段故意剝奪他人生命,致五人死亡;身為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便利侵吞公共財物,數額巨大;挪用公款進行營利及非法活動,情節(jié)嚴重,公訴機關指控被告人何某的行為構成故意殺人罪、貪污罪、挪用公款罪的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指控罪名成立。一審判決,何某犯故意殺人罪,判處死刑;犯貪污罪,判處有期徒刑7年,并處罰金50萬元;犯挪用公款罪,判處有期徒刑7年,決定執(zhí)行死刑,并處罰金50萬元。
馬丙亮律師介紹,宣判后,何某不服判決,當庭表示要提起上訴。
記者手記 揭開塵封20年命案的“秘密”:當年老樓已變更樓號 兇犯藏尸手法仿效港片
這起“五尸命案”雖發(fā)生在20年前,但自從案發(fā)后,卻沒有任何消息見諸報端,即使如此,坊間卻不乏此案的傳言。
“性格內向,不愛說話,但社交面很廣,外面朋友很多?!焙文车那捌拊蚓竭@樣形容何某。有知情人透露,早年辦過此案、與何某曾經“交手”的人,習慣把何某稱作“老何”。提到老何的作案,有一種說法,他的作案過程是仿效曾經看過的一部港片。
片子很老了,叫《誓不低頭》。劇里一個片段,有一家老小被惡人殺害后,埋在了灶臺下。老何的藏尸手法,與該片驚人的一致。
在本報將該案獨家披露后,一時間引來全國的關注,有門戶網站轉發(fā)后的評論數甚至達到了9萬余條,微博、微信閱讀量有的超10萬+。記者在個別評論里,竟也發(fā)現了很多知曉該案的人,有人甚至直接說出了何某的名字。
這也證明了,雖然過去了這么多年,但濟南這起塵封的命案,卻依然引發(fā)知情者的極大關注。庭審后,記者曾到案發(fā)小區(qū)內尋訪,但因為不知具體的門牌號,只得作罷。
當地沒有大規(guī)模拆遷,一棟居民樓怎么會憑空失蹤?此次一審宣判后,記者再度趕到該小區(qū)尋找仍舊無果。就在快要放棄時,在路邊乘涼的一位老人說:“好幾年前,這一片重新規(guī)劃了樓號,這座樓的樓號,當年就是你說的這個號碼?!庇浾咛ь^一看,1個多小時的尋找,其實都是在這座樓附近繞圈圈。按照門牌號,記者走進了某單元,走到六樓的那扇房門前,心想倘若不出意外,這就是當年案發(fā)的房屋。只見防盜門雖然是新式的,但顯然有些年頭,從門上貼著的春聯和福字來看,應該有人居住。想了很久,記者沒有敲門,而是離開。
天網恢恢,疏而不漏。多年前,同樣是在一個炎熱的8月,何某慌忙移尸后,最終因為難以掩蓋的尸臭,讓這起“五尸命案”暴露于世人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