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鐵展示區(qū)內的模型。
當封面新聞記者問道,未來站臺的運營是由誰來負責,巴鐵是否會分股受益時,工作人員表示,對此不是很清楚。
據(jù)《每日經濟新聞》報道,在今年華贏旗下公司推出“巴鐵項目基金”時,曾宣稱巴鐵項目運營后,每輛車可獲得政府補貼資金余額2400萬元;該項目擁有科學快速的盈利回本模式,不僅可以售出站臺,還以出租電動出租車等等。
在辦公室內,墻壁上還掛有多幅巴鐵董事長白志明接受采訪等活動的照片。
封面新聞記者查詢得知,白志明同時也是華贏集團的董事長。
另外,根據(jù)北京工商信息查詢顯示,巴鐵的自然人股東為白丹青和朱紅斌,主要人員信息顯示,朱紅斌為執(zhí)行董事和經理,白丹青為監(jiān)事。
北京華贏凱來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的自然人股東為白丹青和孔艷霞,主要人員信息顯示,白丹青為執(zhí)行董事和經理,孔艷霞為監(jiān)事。
封面新聞記者獲悉,白丹青就是白志明。
華贏集團:
旗下公司多次被媒體曝光涉非法集資
根據(jù)華贏集團(華贏凱來)官網的介紹,封面新聞記者隨后來到SOHO中心D區(qū)的18樓。
走出電梯,記者發(fā)現(xiàn),整個D區(qū)18樓均為華贏凱來的辦公區(qū)。里面的工作人員顯得十分繁忙,不斷進出各個房間。
在18樓期間,封面新聞記者發(fā)現(xiàn)由幾名工作人員帶領兩位阿姨在辦公區(qū)參觀。
在參觀過程中,一位工作人員介紹:“華贏是大企業(yè),辦公室就要選在地標位置,同時辦公區(qū)要采光好,所以我們就把整個18樓包下來了。”
這位工作人員還介紹:“華贏在全國各地都有分公司,公司實力沒有問題。”
這兩位阿姨是否是投資者,封面新聞記者事后詢問時,兩人并未直接回答,只表示“看到他們的辦公室,還是比較放心”。
華贏集團
據(jù)《當代商報》2015年年底的一篇報道顯示,華贏凱來南京分公司被曝涉嫌非法集資。當時在該公司的宣傳材料中,曾明確標有高達16%的投資回報比例的相關宣傳文字。
另據(jù)《北京商報》在2015年11月的一篇報道顯示,華贏凱來曾許諾給投資者過高的年收益回報,從10%-13%不等。
另外,在知乎上,也有曾經在該公司工作的網友表示:“華贏凱來”隨時都會成為下一個E租寶。
隨后,封面新聞記者找到該公司的工作人員表達了采訪請求,在記錄下記者的信息后,對方表示會和公司相關部門匯報。
據(jù)悉,華贏旗下還有另外一家北京世農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去年12月,有媒體報道稱,黑龍江等地不少農民領種了免費發(fā)放的號稱產量高的稻種,并獲得“承擔低產部分的補償”的承諾,但最終稻田大量減產甚至顆粒無收,而這個種子就是世農科技公司發(fā)放的。
在18樓的華贏辦公區(qū)內,就有世農科技的產品展示。
該公司官網打出的廣告語為:“零”加盟費,15天輕松做老板。但實際上100平米店面的開店費為38萬元。